7年送了近100萬件快遞 一對快遞員夫妻的高原堅守
雙11還有幾天就要到了,43歲的快遞員劉洪貴卻在偷偷地抹眼淚。這個早已跑遍全國所有省份的“江湖人”,哪怕是在零下20攝氏度寒風積雪的盤山公路上翻了車、生死攸關之際,也沒掉過一滴眼淚,而今他看到妻子纏滿繃帶的手指、女兒滿手紅腫的凍瘡,卻留下了不輕彈的男兒淚。
7年,他倆送了近100萬件快遞
一對快遞員夫妻的高原堅守
色達,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轄一個縣。在色達送快遞的這7年,縣城和佛學院兩個區域大概有4萬人,劉洪貴認識了至少一半。這2萬人的朋友圈可都不是點頭之交,而是知曉病痛疾苦、叫得上名的老朋友。可如今,劉洪貴已經20多天沒送快遞了。在老家四川丹巴養病的他手癢癢,千萬個放心不下。兩個月的感冒久久未見痊愈,靠吃藥勉強撐著,幾次反復導致肺部感染,加上長期駐扎高原得了支氣管炎,劉洪貴直到說不出話、吃不下飯,才乖乖地被妻子李桂香“趕”回老家養病。
劉洪貴病倒了,快遞的生意只能全靠李桂香一手操持著。而體弱的李桂香有高原反應,常常頭痛難忍。往年最多是在忙的時候幫襯一兩個月,就要回老家照顧正在上初三的小女兒?山衲,李桂香已經在色達呆了快一年。
十月的色達已經零下低溫,偶爾還會飄點雪。這里的氧氣含量幾乎是平原的60%,別說搬運重物,就連走幾步都要喘大氣。
凌晨6點,李桂香就披上了羽絨服,匆匆開門去快遞車上搬貨。分揀、編號、統計,理完貨已經是中午11點,李桂香好不容易騰出手炒了兩個菜,又急忙吃完,把碗筷丟給女兒和幫工的阿姨,一個人開著面包車上佛學院送快遞去了。
從談戀愛開始,李桂香就沒自己買過衣服,都是劉洪貴在外打工給帶回來的。做了快遞之后,劉洪貴也懂了點淘寶,總是和大女兒劉莉一起給老婆挑點衣服鞋子。2015年雙11,李桂香又收到了一件“看起來就很貴”的花呢大衣和一雙“挺好看”的高跟鞋。從1995年結婚到現在,長年在外打工的劉洪貴養成了每天往家里打電話的習慣,智能手機一出,劉洪貴就給老婆買了一只,還負責定期在網上充話費,一充就是十幾年。
幽默隨和的劉洪貴是老母親口中的孝子、女兒心中的慈父、妻子眼中的萬能丈夫。因在家排行第五,色達佛學院的修行者們也總是叫他“老五”。
“老五”愛做菜,每年春節回家必下廚,雞鴨魚肉都不在話下,最拿手的還是那一碗麻婆豆腐。李桂香也愛做菜,可她總讓能干的“老五”露兩手,自己樂得享清福。
可這兩年,李桂香沒法享福了。
從2010年到色達送快遞,長期缺氧的高原環境加上毫無規律的三餐飲食,劉洪貴得了胃病,還患上了支氣管炎和咽炎,別說下廚做菜,就連廚房的油煙味都聞不了。
“老五”牌麻婆豆腐永遠吃不上了,李桂香卻安慰他,“終于能讓我做菜了,明天腌個排骨,做點干菜扣肉怎么樣?”
豪爽磊落的劉洪貴懂禮貌、有人緣,用李桂香的話來說,“快遞這個職業再適合老五不過了。”
7年如一日的堅守,劉洪貴送了近100萬件快遞,平均每天近400件,換了輛面包車,還有每年五萬元左右的收益;7年如一日的辛勞,劉洪貴生生掉了20斤,成了身高1米65、體重110斤的“苗條身材”。
雖然得了胃病,可他對吃不講究,總是嘴里咬著一個饅頭,手上忙活著。正月初八趕去上班,零下30攝氏度的色達寸草不生,劉洪貴也是買盒泡面,敲塊冰,回家煮熱了吃。但是和同樣患胃病的李桂香在一起的時候,劉洪貴又“講究”起來。夫妻倆去佛學院送快遞,他再忙也惦記著給李桂香叫碗面條,雖然等忙完想起吃的時候,面條已經漲成干干的一坨。
“老五,要不然差不多的時候我們這個快遞就不做了,找個不那么辛苦的活,將就日子過得去就行了。”李桂香涂著護手霜,假裝不經意地試探著。
“不行,至少還要堅持十年!”一向幽默的劉洪貴嚴肅了起來,“趁咱們還能掙錢,就多掙點錢養老,不用兩個女兒擔心。”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2-2· 青藏高原首個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再擴容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8-26· 高原盆地里的“綠色產業高地”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