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韻達雙11前喊漲價,是噱頭還是規避“爆倉”難題
在離2017年雙11一個月的日子里,中通和韻達先后宣布漲價,而韻達今日股價也直接漲停。盡管兩家未公布具體漲價幅度,但是仍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頗值得玩味的是這兩家所給出的漲價原因:
中通:
快遞業受運輸成本增加、人工成本提升、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多種因素影響,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保障客戶利益,中通快遞集團經綜合考慮,決定從即日起調整快遞價格,具體情況請咨詢當地服務網點。
韻達:
隨著快遞市場發展的進一步成熟,為了持續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為您提供更優質、更便捷、更高效的快遞服務,同時受人力、物料以及運營成本攀升等影響,從即日起,對快件價格進行調整,具體請咨詢韻達全國當地網點。
兩家漲價原因基本一致,都是由于人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目的也基本一致,是為了提供優質高效的快遞服務,由此可見,這兩家快遞企業開始逐漸由快遞量的競爭,向服務質量競爭轉變。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價格的調整需要向當地網點咨詢,這是不是意味著漲價多少、到底漲不漲價并不是由其總部說了算?
菜鳥網絡內部人士對媒體表示,這是企業自身經營行為,與平臺沒有關系。客觀地說,中國快遞價格普遍偏低,價格調整體現出他們提升服務品質的決心。而且,價格是市場決定的,這些上市的快遞公司業務體量大,相信價格決策都會充分理性考慮市場因素。順豐則對騰訊科技表示,不會跟進漲價。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方璽博士對億歐表示,如果直營體系的快遞企業(京東、順豐)說漲價,那就是“動真格”,而對于加盟體系的快遞企業而言,總部的精神很難傳導到各地的加盟商。這是快遞企業在向市場傳遞一個漲價提質的信號,也是企業面對接下來的高峰期的一個“緩兵之計”,通過漲價來避免高峰期“爆倉”情況的出現,但是這對于如國通這樣的快遞企業反而是好事,能夠獲得一定的客戶。
對于快遞企業而言,在高峰期多是超負荷、賠錢運營,而國外的UPS在高峰期常是通過燃油費來調整價格,這樣相對合理些。但是中通和韻達作為加盟型的快遞企業,對于調價在體制上就有“先天不足”,能否真的漲起來還很難。
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在接受億歐采訪時表示,漲價是快遞市場階段性選擇,也是目前的一個趨勢。目前占據快遞市場近80%的快遞企業呈現出加盟式的同質化競爭,普遍采取低價策略,既擔心提價流失客戶,又希望低價攬得客戶。但加盟商底層微利生存已經越來越嚴重,快遞行業整體面臨戰略轉型期。
楊達卿表示,截止今年順豐、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六家企業都已上市,混戰市場格局急需要調整,而雙十一是消費爆點期,選擇這個時期,快遞企業可以在消費爆掉期對沖因漲價帶來的客戶流失等問題,還可以借助這個消費爆點期,做轉型品質快遞的品牌營銷。不過整個快遞服務產品需要進行“高-中-低”的結構調整中,并不意味所有服務產品都大幅提升,應該是一個漸進過程。也不排除一些企業逆向戰略:一方面在前臺針對C端客戶,提價提品牌,另一方面在后臺針對給大客戶降價,低價攬客。
天地匯CEO徐水波則表示,增長趨緩,成本上升,流轉效率沒有明顯優化、快遞行業慢慢日子將會更難過,說是紅海也不過分。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6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顯示,2016年快遞平均單價12.7元/件,如果快遞企業將漲價分攤到消費者身上,其結果則充滿較大的不確定性,但是對于必然要降成本,提質量的快遞企業則面臨著不漲價難,漲價也難的兩難境地中掙扎。
- 8-23· 買電視還是投影儀好,專業人士客觀分析一篇讓你讀懂
- 5-10· 超值還是踩雷?關于購買三星官翻機你需要知道什么
- 11-2· “雙11”快遞普遍漲價?順豐推出SVIP來一波反操作!
- 8-31· 美國?還是美帝?
- 8-15· 運輸4大難題,1臺新J6P 8×4復合型自卸全搞定!
- 5-30· 擴張還是蟄伏?競爭還是合作?凱東源城配肖振東這樣說
- 2-12· 電商春節不打烊引發線上爭奪戰 部分快遞費大漲價
- 2-11· 蘇寧物流春節“不停運 不漲價” 張近東親筆致敬堅守一線的蘇寧人
- 1-28· 物流稅務專家徐海平:物流業稅負重源于進項抵扣難題
- 1-16· 高校快遞“陣痛”待解 經營屬性還是公益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