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智能快遞柜遍地開花 盈利模式仍難尋
智能快遞柜解決了快遞行業“最后100米”的痛點,正在成為快遞產業鏈整合的重要部分。近日,速途研究院發布《2017上半年智能快遞柜市場報告》顯示:2016年智能快遞柜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95億元,隨著業務量的增長,預計2017年將會突破百億元大關。
伴隨著快遞業飛速增長,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更加激烈。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智能快遞柜處于加速發展期,雖然智能快遞柜沒有形成行業巨頭,但是已經出現了大玩家,而整個快遞產業的整合和融合或許還會進一步強化,但盈利模式仍成痛點。
業內稱今年是快遞柜企業整合元年
從2013 年開始,眾多企業大佬布局智能快遞柜業務。今年快遞柜產業整合融合動作頻頻。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認為:今年可以說是快遞柜企業整合元年,中郵收購速遞易和豐巢收購中集e棧,正加速快遞柜企業整合。區域性的小型快遞柜企業可能面臨被收編或淘汰;其次,以菜鳥網絡和支付寶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倒逼一些區域社區柜企業走向標準化和規范化,加速快遞柜智能化服務升級。
據《2016~2020年中國智能快遞柜市場前景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預測,我國智能快遞柜的需求主要以一線城市為主,未來將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滲透,預計到2020年,我國智能快遞柜產量將超過5萬組,未來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是,目前智能快遞柜的盈利模式已成痛點,很多快遞柜企業都處于賠錢的狀態。速遞易母公司三泰控股2016年虧損達13億元,比起前一年度的虧損4000余萬元而言,下滑了幾乎33倍之多。記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智能快遞柜進入小區需要交付一定的場地費用、對用戶免費使用,而其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向快遞員收取費用,廣告屏幕上的廣告業務收入等。業內人士稱,這都是蠅頭小利,目前大部分智能快遞柜企業都處于虧損的狀態,按照現在的規模短時間內快遞柜企業應該很難實現盈利。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1-4· 載譽前行丨因格智能獲評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與CMMI 3級能力評定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5· 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利好不斷 智加科技發布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