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模式為物流行業“降成本”提供突破口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占GDP的比率為14.6%,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這顯示我國的物流“降成本”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在政府降低物流稅費的同時,共享經濟模式的出現,為物流“降成本”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為降低物流成本,在政府推進的減稅清費工作之外,近年來依托互聯網平臺快速發展的共享經濟模式,給物流“降成本”帶來新的思路。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崔忠付表示,在公共出行領域,中國已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市場。隨著共享經濟的深入,共享的對象也由汽車、房屋發展到更廣闊的社會資源,物流就是其中之一。
在崔忠付看來,物流領域的共享經濟可以分幾個層次。一是物流資源的共享。受滴滴、優步啟發,通過互聯網平臺共享卡車資源,實現車貨之間的匹配,從而降低卡車回程空返率。
二是物流基礎設施的共享。比如通過建設物流園區,將卡車司機、貨主企業、物流企業、政府辦事機構、配套企業等集聚在一起,形成新的物流生態圈,產生協同效應。
“共享經濟的核心是在所有權不變的情況下,通過分享使用權來提高行業效率。”互聯網物流平臺“天地匯”創始人徐水波說,物流行業有六大成本來源:人力成本、燃油、過路過橋費、倉庫租金、配送、車輛。這其中,車輛運輸效率的提升是關鍵。
徐水波介紹,根據過去一年多的實踐,通過基于互聯網的共享模式,部分干線車輛的使用率從40%增長到80%,月行駛里程從1.3萬公里提升到3.5萬公里左右,推動運輸成本下降20%以上。
展望未來,這種共享的思路會進一步拓展,比如將車企、金融企業、油品供應商、輪胎服務商等集聚在一個平臺上,資源的利用效率會進一步提高。
“物流領域的共享經濟商業模式還在探索之中,在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安全性方面還有提升空間,需要在不斷的改進中走向成熟。”崔忠付說。
- 11-14· “散改集”模式助力糧食運輸
- 11-14· “快通模式”為中歐班列提速換擋
- 10-10· 提供精細服務確保旅客溫馨出行
- 6-20· 創新突破,廈門翔安大橋上演“海陸之吻”
- 4-14· 利潤突破3000億 內蒙古規模以上工業答卷精彩
- 1-4· 突破3000億元 湖南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企業營收創新高
- 11-12· 華為雙模式 VR 和 AR 耳機專利獲授權
- 11-1· 重要突破,我國主導的首個 ISO 鐵路車輛系統部件國際標準發布
- 9-9· 共享好夢時刻,夢潔官宣肖戰,推出同款高端床品
- 8-30· 聚焦行業數字化建設 BCS2021工業互聯網安全論壇在京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