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模式”為中歐班列提速換擋
11月5日,江西首列通過“鐵路快通”模式報關的中歐班列,緩緩從南昌國際陸港駛出,這是江西中歐班列首次通過“鐵路快通”模式出境。據悉,“鐵路快通”模式實現了鐵路、海關、運營企業的數據互通,對班列所載進出口貨物轉關運輸監管,無須運營企業另行申報并辦理轉關手續,簡化了班列進出境監管手續,實現智能化監管、數字化通關、加速度驗放。(11月8日中工網)
中歐班列自開行以來,一直秉持創新發展理念,已在運輸方式、手續辦理等方面進行了深層次探索,取得的效果更是比比皆是。縱觀發展歷程,實施數字化口岸省級改造、電子貨票等,均讓貨主享受到從未有過的便利。借助這一發展勢頭, “一帶一路”的發展更寬、更廣,也為后續科技賦能提供了成功借鑒。而現在,“鐵路快通”模式從最初的實踐,逐漸走向成熟,不僅減少了通關手續,還減少了運輸時間,更是讓貨主拋開了更多煩惱,讓中歐班列再次提速換擋。
而之所以推廣“快通模式”,主要在于運輸效率不高一直是制約班列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怎樣提高運輸效率也自然成了現階段最為棘手的問題。如若按照傳統模式,單出入境這一項就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運輸成本也隨著增加。然而就在去年實施“快通模式”后,所取得的效果一目了然。通過鐵路運輸部門我們了解到,單趟班列在口岸整體通關作業時間平均降低4小時以上,大中小企業借此機會節省了大量的運營成本,可謂一舉兩得。
通過對比,也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在“快通模式”未實施以前,通關手續基本要實施人工辦理,不僅復雜,而且容易出錯,多種不利因素疊加無形之中制約了中歐班列的進一步發展。而在“快通模式”推行后,不僅手續更簡單了,而且審核速度也大幅度提升,出錯的概率也大大降低,在為貨主省去煩惱的同時,也讓通關效率提速加碼,進一步助推中歐班列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另外,通過一年的發展時間可以看到,“快通模式”從被引進,到走向成熟,一方面靠的是自我革新,另一方面靠的是貨主的信賴。也意在說明,只有不斷創新的中歐班列才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只有不斷創新的中歐班列才是人們喜聞樂見的。我們一直倡導經濟發展要走高質量發展道路,因循守舊、故步自封顯然不可取,只有敢于創新、勇于創新、能夠創新的理念才會深入人心,才會贏得全球的青睞。
著眼全球經濟發展,正是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歐班列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紐帶,正以前所未有的運輸價值助推全球經濟發展。如今在實現逆勢增長的情況下,又不斷通過創新刷新著人們的認知。相信未來還將承擔起越來越多運輸任務。因此更需要加快科技創新步伐,以踔厲奮發,永不懈怠的精神,在新征程上譜寫輝煌篇章。(文/王路路)
- 11-14· “散改集”模式助力糧食運輸
- 6-30· “三江模式”讓水稻產量提高8%左右
- 5-23· “鐵路快通”新模式 續寫中老班列新篇章
- 5-19· “鐵路快通”新模式 跨境貿易新動能
- 11-12· 華為雙模式 VR 和 AR 耳機專利獲授權
- 3-29· 真 “飛行模式”:三星在愛爾蘭一小鎮使用無人機配送手機,可三分鐘送達
- 2-25· “春節模式”結束!郵政快遞業務量已恢復至節前水平
- 11-26· 河北政務服務推出“一窗通辦、郵政寄遞”服務新模式
- 11-26· 物流帶動消費體驗升級:日日順場景物流模式引行業深思考
- 11-22· 河北政務服務推出“一窗通辦、郵政寄遞”服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