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流而下”與“逆勢而上”,一文看懂快遞和電商的“跨界之爭”
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向世界人民全面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
主席提到,中國已經同很多國家達成了“一帶一路”務實合作協議,其中既包括(物流能源)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源等硬件聯通項目,也包括(信息)通信、海關、檢驗檢疫等軟件聯通項目,還包括經貿、產業、電子商務、(能源環保)海洋和綠色經濟等多領域的合作規劃和具體項目。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對國內的物流企業和電商企業來說,是進一步深化與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推動物流發展的大好時機。為此,它們正蓄勢起航。
目前看來,電商自建物流依舊紅紅火火,京東、阿里巴巴、亞馬遜等都在加緊對智慧物流系統的布局。京東陸續推出無人機、京東無人倉以及京東無人車,亞馬遜在全球布局智慧物流中心,阿里巴巴加快菜鳥網絡布局,打造智能物流骨干節點城市。
而快遞跨界就顯得不那么好看。各大快遞物流轉型電商,卻沒有一家真正成功。申通的“愛買超網”、中鐵快運的“快運商城”、圓通的“圓通新農網”、宅急送的“E購宅急送”等在推出沒多久就偃旗息鼓。
通過對比不難看出,電商自建物流體系,是基于提高用戶體驗、鞏固市場地位的戰略布局;而快遞跨界電商,則是在利潤下降、市場份額被擠壓之下所做的無奈之舉。雖然跨界經營中各占優勢,但相較于電子商務,快遞企業顯然面臨著更大的困境。
快遞行業自身問題頻發,比起跨界電商,或許更應該圍繞主營業務,提高專業化水平,加強人員管理和流程管理,從冷鏈物流、反向物流等細分領域著手做大做強。
無論是電商自建物流體系,快遞跨界進入電商,都是在搶奪對方桌子上的奶酪,也造成了資源浪費。但兩者在當前乃至今后很長時間里,業務合作、利益共享仍是主流。因此,如何合理地進行市場定位和分配,促使雙方開展公平公正有序的良性競爭也是接下來要思考的重點。
同時,“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倡議“加強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這是快遞企業和電商企業共同的發展機會,向技術要紅利,發展智慧物流,開展精準營銷,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
- 3-18· 青海快遞進村覆蓋率達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