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經檢驗檢疫的跨境商品才可放心
如今,在便捷、便宜選擇性強等特色吸引下,網購跨境商品已日益成為公眾的購物選擇。然而,又有多少百姓知曉,你網購的跨境商品是真品嗎?你又怎么知曉,網購的跨境食品是否有談之色變的核污染?筆者認為,你必須最起碼弄清楚的是,網購經檢驗檢疫的跨境商品,才可放心。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重大核泄漏事故,此后,世界各國紛紛禁售日本核污染地區的食品和物品。2011年中國國家質檢總局下發文件,來自日本福島、栃木、新瀉、東京都等10個都縣的食品、食用農產品和飼料,不得進口入境。
但是,近日深圳市市場稽查局發布的信息表明,包括京東商城、淘寶、一號店、亞馬遜中國、當當網、中糧我買網、國美在線、蘇寧易購、虹領巾等電商平臺,都銷售一款產于日本的 “卡樂比”牌麥片,其中相當一部分的產地來自栃木,也就是禁止進口的10個都縣之一。更可怕的是,卡樂比麥片只是其中一例,網上銷售的日本核污染地區食品種類繁多,有大米、啤酒、飲料、膨化食品,甚至還有嬰兒奶粉。信息一出,公眾嘩然。
面對林林總總的網購跨境商品,公眾不可能成為辨別各類真偽優劣商品的專家,但這并不意味著沒法識別有害的核污染食品。無論是原廠商的惡意銷售有害產品,還是進口商的助紂為虐,都表明網絡購物監管產生了嚴重漏洞。而只要加強監管,有一個環節即檢驗檢疫環節受到監管和監控,核污染食品就不會輕易送到你面前。
一是對網購跨境商品必須加強檢驗檢疫環節監管。
網購跨境商品首先是要經過電商平臺。2015年6月,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 《關于進一步發揮檢驗檢疫智能作用,促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意見》,其中一項就是未獲得檢驗檢疫準入的動植物源性食品不得入境。政府監管部門和電商平臺應嚴格遵守國家質檢部門的規定,對網購跨境商品的檢驗檢疫環節加強監管,否則就應被追究監管失職的法律責任。
二是職能部門和媒體應加強對網購跨境商品須經檢驗檢疫環節的輿論宣傳力度。
公眾怎樣辨別網購跨境商品是否已經過了檢驗檢疫環節?職能部門和媒體應進行“掃盲”式的輿論宣傳,讓公眾有充分的知情權,且讓辨別方法一目了然,網購商品就不難辨別是否為核污染食品。
三是消費者在網購跨境商品時務請擦亮雙眼,切勿盲目上當。
消費者在網購跨境商品時,務必應慎之又慎,特別是只能購買經檢驗檢疫的跨境食品。一旦不慎購買了未經檢驗檢疫的跨境食品,應堅決依法投訴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絕不給違法犯罪行為提供可乘之機。
- 8-27· 7月份商品零售增速轉正 出口連續4個月正增長 中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
- 7-20· 貼膜放心了 iPhone 12全系純平:2.5D玻璃都沒有
- 12-16· 菜鳥裹裹宣布“放心寄、丟必賠”服務正式上線
- 10-17· 9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0.1%
- 9-24· 船舶檢驗員找人代班被解雇,19萬賠償金未獲法院支持
- 8-17· 張家港保稅區管委會與京東數科攜手打造大宗商品產業互聯網平臺
- 3-4· 商務部等12部門聯合推進商品交易市場發展平臺經濟
- 2-21· 哈爾濱空港跨境物流園首批跨境電商進口商品順利通關
- 1-16· 重慶市首批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商品順利通關
- 11-20· 末端網點獲更大發展空間 讓買買買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