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郁南黃皮何以成為水果“新晉頂流”
黃皮餅、黃皮臘腸、黃皮辣椒醬……走進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無核黃皮現代農業產業園,各式各樣的黃皮產品令人大開眼界。
黃皮是一種產自廣東、廣西等地的水果,果大肉厚、多汁味美,具有消食、健胃等功效。南方民間有諺語稱“饑食荔枝,飽食黃皮”。
“我們在‘土特產’上做文章,不斷解鎖黃皮的N種可能,讓黃皮果成為致富‘黃金果’。”云浮市名優水果生產流通協會會長廖金洪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黃皮鮮果收購均價從往年的2.5元/斤上漲至今年的7.5元/斤,農戶戶均增收約1.11萬元。”
郁南是世界最大的黃皮種植、銷售、加工基地,種植面積約占全球3/4。其中,無核黃皮種植面積19.5萬畝,目前產值已超62億元,今年產量將達10.8萬噸。
黃皮每年上市時間僅有兩個月,一般為6月中旬至8月中旬。如何讓“夏日限定”水果實現全年供應,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郁南下足了功夫。
郁南出臺規劃,制定生產標準,用好“擴、延、講”三字訣——擴大種植面積、延伸產業鏈條、講好黃皮故事。郁南還舉辦無核黃皮系列推介活動,與大型連鎖奶茶品牌進行深度合作,推出“夏日黃皮”“黃皮云霧綠茶”等飲品,使黃皮成為果飲界“新寵”。
在郁南縣富贏田田圈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新鮮的無核黃皮果經過冷榨處理成為果汁,再通過超高壓低溫滅菌處理后進行灌裝。榨汁、滅菌、灌裝等全流程在電腦程序的精確控制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該公司負責人林錦波介紹,這條產線采用了公司研發的無核黃皮NFC(非濃縮還原汁)果汁與果漿等無核黃皮深加工工藝,能很好保留水果原有的營養和風味。另一條剛建成的二期無菌冷灌產線,用于生產常溫果汁產品,產能為每小時1.5萬瓶,投產后預計年生產果汁5000噸以上。
乘科技創新東風,郁南加快補齊產業發展短板,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活力。郁南引進華南農業大學專家人才團隊,成立廣東郁南黃皮科技小院。該小院集農業科技創新、農業技術服務、農村科學普及、人才培養培訓等功能于一體,先后研發出“華蜜1號”“華蜜2號”“華蜜3號”黃皮。
借助廣東實施的“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郁南創新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產業,著力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郁南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郁南打造涵蓋綠色種植、加工、物流、科技研發等全鏈條的無核黃皮現代農業產業園,開發黃皮凍干、黃皮月餅、黃皮醋等衍生產品,帶動生產基地擴大至19.5萬畝、惠及農戶2萬戶。
郁南黃皮成為水果“新晉頂流”背后,離不開許多回鄉創業青年的努力。朱振雄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他回鄉創辦了廣東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依托郁南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和華南農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的科研力量,研發出無核黃皮蜜餞、黃皮曲奇餅、黃皮雞仔餅等多種產品。
“公司充分發揮聯農帶農機制,通過‘公司+農戶’模式,帶動周邊125戶農戶種植無核黃皮,向70戶農戶收購無核黃皮鮮果,為郁南提供80個就業崗位,助力農民增收致富。”朱振雄說。
未來,郁南將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強科技支撐,構建“科技+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管理”的全產業鏈,推動無核黃皮產業成為百億產業。
- 12-2· 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施工圖”變為“實景畫”
- 10-21· 廣東圍繞全過程創新鏈發力
- 10-14· 廣東“燈塔”火種跨地域遠播
- 10-14· 廣東用電量繼續領跑全國
- 10-10· 廣東云浮:“年輕后生”打造產業創新熱土
- 9-16· 廣東鏈式改造推動3萬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 8-19· 廣東:五級人大代表聯動,推動海島居民用上平價電
- 8-1· 廣東自貿試驗區成港澳投資首選地
- 8-1· 廣東省級財政支持中醫藥發展 7年累計投入超35億元
- 8-1· 廣東高校用科技賦能水稻產業全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