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推動“廣貨廣出” 大灣區開行數量連續11年創新高
2月1日凌晨,滿載著電子設備等大灣區優質商品的X8120次中歐班列從廣鐵集團深圳平湖南鐵路物流園鳴笛啟程,將于16天后運抵波蘭。這是粵港澳大灣區今年開行的第75趟中歐班列。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中歐班列今年1月份貨物發送量持續保持高位運行,已累計發運8800個標箱,貨物發送量比去年同期高了1倍多。截至目前,大灣區已常態化開行中歐班列逾3000趟。
數據顯示,大灣區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逐年遞增,2023年全年開行909列,發送9.97萬個標箱,開行總數同比上漲34.4%,連續11年創下歷史新高,成為穩定連接亞歐大陸的國際運輸通道。11年來,廣鐵集團大灣區始發中歐班列運行干線貨運始發站點不斷拓展,已串聯起40余個亞歐國家和地區。
在以制造業聞名的廣東,中歐班列已成為跨境貿易不可或缺的物流通道。“中歐班列相較于空運和海運有明顯優勢,受到‘出海’企業的青睞。”廣州大墨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潘福春說,“在速度上,以前我們的貨物通過海運出口到中亞、歐洲要40多天,現在通過中歐班列兩周左右就能運達;在價格上,鐵路運輸價格較空運也更為便宜。”廣鐵集團廣州鐵路物流中心(廣東粵通鐵路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寧贊表示:“遠距離運輸安全性高、成本低,是中歐班列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更多客戶選擇中歐班列的原因。”
為加速推動“廣貨廣出”,近年來,廣東鐵路、海關等部門攜手,積極探索中歐班列擴能增效的途徑,跨境電商班列、國際郵包班列、精品快速班列、國際冷鏈班列、新能源車班列等“定制化”中歐班列不斷推出,“班列+”生態成為跨境班列創新發展的“密碼”。就在今年1月,深圳平湖南鐵路物流園開出新春首趟精品班列,實行“7×24小時”高速通關服務,保證班列通關“隨到、隨查、隨放”,比其他中歐班列提早6天至7天運抵。
“我們持續優化提升物流園區國際物流服務功能,開辟園區‘綠色通道’及24小時服務專窗,發揮管控平臺智慧場站綜合效能,優化集裝箱管理,降低場站管理費用。”寧贊介紹,廣鐵集團廣州鐵路物流中心與廣深鐵路物流中心為跨境班列開辟24小時綠色通道,與港區、海關、平臺公司多維度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搭建“一體化”跨境物流平臺;同時優化既有集裝箱運輸方案,科學調整裝卸、取送等物流各環節,提升運輸效率。
為支持中歐班列高效運行,黃埔海關主動融入大灣區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專班專策制訂個性化監管方案,密切海關與鐵路部門、企業之間的協作。“在黃埔海關支持下,2023年我們在廣州增城西站做了許多新的探索,新增回程班列,開行榴蓮專列、糧食專列、空調專列、冷鏈專列等特色專列,受到客戶的廣泛好評。”廣州市綜合交通樞紐有限公司國際班列業務負責人李思強說。
中歐班列線路的高速開行、日漸豐富,為大灣區國際貿易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記者從黃埔海關了解到,近年來,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從最初的以玩具、日用品等傳統產品為主,逐漸轉變為以通信設備、家電、機械設備等中高端產品為主,平均單列貨值超過2500萬元;業務類型不斷拓展,除普通貨物、保稅貨物進出口貿易外,還開通了中歐班列運郵業務,探索中歐班列與多式聯運、市場采購、跨境電商等模式有機融合,實現多維度發展,充分滿足企業的國際貿易需求。
廣鐵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大灣區中歐班列將精準對接大灣區企業需求,推出更多個性化運輸線路,并大力發展智慧物流。“新一年,黃埔海關將進一步優化完善通關保障體系,以中歐班列為紐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互聯互通,全力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黃埔海關口岸監管處副處長金振武說。(經濟日報記者 鄭 楊)
- 1-20· 西安中歐班列開行量超過25000列
- 1-20· 中歐班列跑出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9· 中歐班列跑出吉林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2· 中歐班列新突破,澎湃發展新動能
- 12-2· 中歐班列跑出開放加速度
- 11-18·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破十萬列 “鋼鐵駝隊”邁上新臺階
- 11-18· 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0萬列 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 貨值超4200億美元
- 10-21· 口岸班列高效運轉支撐外貿穩增長
- 9-30· “點到點”班列為物流轉型賦能
- 9-23· 南昌:“班列+冷鏈”拓寬開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