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0萬列 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 貨值超4200億美元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15日訊(記者 佟明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發布消息稱,2024年11月15日10時20分,隨著X8083次中歐班列(重慶—杜伊斯堡)從重慶團結村站開出,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10萬列,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貨值超4200億美元,保持安全穩定暢通運行,標志著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國鐵集團貨運部負責人介紹,從2016年中歐班列統一品牌至2023年,中歐班列年開行數量由1702列增加到超1.7萬列,增長近10倍。開行萬列所需時間由開行之初的90個月縮短為現在的6個月。今年3月以來已連續8個月單月開行數量超過1600列。
據介紹,中歐班列國內通道能力持續提升,目前鐵路部門在國內已鋪畫時速120公里圖定中歐班列運行線93條,聯通中國境內125個城市。口岸通過能力大幅躍升,今年9月底阿拉山口站新建綜合查驗場投用后,阿拉山口站準軌、寬軌接運能力分別提升15%和30%。同時,境外通道網絡日益完善,目前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27個城市以及11個亞洲國家超過100個城市,服務網絡基本覆蓋亞歐大陸全境。
通過運輸組織的持續優化和運行質量的穩步提升,中歐班列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據介紹,目前,中歐班列回程、去程比例超過84%,實現每周“去7回6”,雙向開行基本均衡。在運輸模式創新上,根據中歐班列境內外運輸組織特點,將時速120公里中歐班列最大編組輛數和牽引質量分別提高到55輛、3000噸,單列平均運量較開行之初提升34%以上。
據悉,中歐班列貨物品類已增至53大類5萬余種,特別是高科技、高附加值貨品占比逐年提升,如通過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出口的中歐班列貨品中,汽車、機械、手機電腦等高附加值商品占比已達40%以上。中歐班列年運輸貨值由2016年80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567億美元,今年以來運輸貨值已達580億美元。
隨著輻射效應日益凸顯,中歐班列有力帶動了我國內陸城市的對外開放,一些不靠海不沿邊的城市依托中歐班列,逐步發展成為對外開放新高地。烏蘭察布作為內蒙古最大的中歐班列集散中心,累計開行中歐班列線路22條,促進了進出口貨物在內蒙古自治區內物流落地、貿易落地、產業落地,成為烏蘭察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贛州中歐班列開行數量穩步增長,贛州國際陸港“帶貨”能力顯著增強,推動贛州市南康區家具產業集群迅猛發展,年產值從建港前的百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700億元。
同時,搭建了中歐貿易快捷通道。中歐班列讓更多電子產品、家電、新能源汽車等“中國制造”以更快速度、更優價格到達歐洲。從濟南、青島等地開出的中歐班列為海爾、海信、山東重工等重點企業開展對外貿易提供了重要支撐,先后服務進出口企業2萬余家,發送貨物超84萬標箱,進出口貨值超1000億元。波蘭蘋果種植歷史悠久,中歐班列為波蘭蘋果銷往中國市場提供了便利條件,通過海運全程需40天時間,中歐班列只需14天就能運抵中國,2023年,中國從波蘭進口蘋果的貨值同比增長23.2%。中歐班列還帶動了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催生了許多新的物流、工業、商貿中心、產業園區,為當地民眾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德國杜伊斯堡港因中歐班列的開通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業落戶,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機會。二連浩特作為中歐班列中通道的重要口岸城市,其物流產業隨著班列發展迅速崛起,有效帶動了當地倉儲、運輸、貨代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 1-20· 西安中歐班列開行量超過25000列
- 1-20· 中歐班列跑出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9· 中歐班列跑出吉林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2· 中歐班列新突破,澎湃發展新動能
- 12-2· 中歐班列跑出開放加速度
- 11-18·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破十萬列 “鋼鐵駝隊”邁上新臺階
- 10-28· 旅游專列開啟多彩旅程,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 10-21· 口岸班列高效運轉支撐外貿穩增長
- 9-30· “點到點”班列為物流轉型賦能
- 9-23· 南昌:“班列+冷鏈”拓寬開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