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嬗變為時代幸福添色彩
1月26日,春運正式開始。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將達到90億人次。其中,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營業性客運量將全面回升,總量超18億人次,同比增長約40%。亮麗數字的背后,是流動的中國迸發出的勃勃生機和奮進力量,“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正在加快成為現實。
春運,這一中國人特有的年度壯觀遷徙,已經不再僅僅是回家的代名詞。在過去的幾十年里,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運的內涵和外延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如今,春運已經演變成一個關于國家繁榮、科技進步和家庭團聚的生動篇章。
行程距離在變,折射國家發展。曾幾何時,春運是擁擠的長途火車和疲憊的旅途。那時的我們,回家的路途遙遠,需要輾轉多次才能回到家鄉。但現在,隨著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推進,尤其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迅猛發展,春運的行程距離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從北到南,從東到西,高鐵線路的延伸讓距離不再是問題,數千公里的路程在短短幾小時內就能完成,這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這樣的變化,不僅縮短了旅途時間,更折射出國家發展的步伐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旅途體驗在變,見證社會進步。與行程距離的變化相伴隨的,是旅途體驗的顯著提升。過去的春運,旅途中的艱辛是許多人心中的記憶。但現在,無論是高鐵動車還是飛機航班,都提供了更為舒適和便捷的服務。各種高科技的應用,如無紙化車票、人臉識別進站、互聯網訂餐等,讓旅途變得輕松愉快。此外,各種旅游平臺的興起也使得春運期間出行成為一種新時尚,人們不再僅僅是為了回家而出行,更多的是選擇旅游春運。這樣的變化,正是社會進步的有力見證。
出行方式在變,映射生活改善。出行方式的多元化是春運變化的另一顯著特點。除了傳統的長途火車和長途汽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駕回家。隨著私家車數量的急劇增加,“自駕春運”成為新的出行方式。與此同時,“反向春運”現象也越來越普遍,不少城市人選擇回到鄉下過年,或者在旅游勝地度過春節假期。這樣的出行方式轉變,不僅反映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也映射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春運是一首寫不完的贊歌,訴說著我們共同的夢想和期待: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一個更加繁榮的時代、一個更加幸福的生活。眼下,春運大幕已然拉開,更多美好的故事在續寫,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人都是見證者、受益者、推動者。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黃一芳)
- 3-3· 鐵路春運升級彰顯澎湃活力
- 2-17· 從春運充電這“樁”事看補能基礎設施體系變化
- 2-10· 春運“老兵”的溫暖底色
- 2-10· 【春運進行時】高原鐵路故事多
- 2-10· 春運,一場關于團圓和再出發的遷徙
- 1-20· 優化春運購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1-20· 春運火車票已累計發售1.37億張
- 1-20· 讓春運出行更安全、更舒適、更便捷
- 1-20· 春運開啟 以“暢”為先
- 1-20· 春運首日,走上G2025次列車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