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亮眼“成績單”看鐵路擔當
2023年國家鐵路完成旅客發送量36.8億人次,高峰日發送旅客突破2000萬人次,全年完成貨物發送量39.1億噸,客貨發送量均創歷史新高。這些亮眼“成績單”背后,是鐵路部門對服務創新和運營效率的不懈追求,是鐵路部門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前行的真實寫照。
從“四縱四橫”到“八縱八橫”,依托縱橫交錯綿延萬里的鋼鐵脈絡,打通了鐵路大動脈的神經末梢。從朝發夕至的高鐵到充滿溫情的公益慢火車,鐵路出行方式日益多元化,選擇更加豐富,不斷滿足著人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假日期間,鐵路部門通過加開列車、擴充編組、重聯動車等,確保旅客安全有序出行,也進一步鞏固了鐵路作為主要交通方式的地位。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人民出行的日益改善,成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具體實踐。學生票優惠資質在線核驗功能、按年齡實行兒童優惠票等政策,大大簡化了購票流程,為旅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在線選鋪、優化旅客信息通知等服務新舉措,則進一步提升了旅客的出行體驗。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展現了鐵路部門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力,也體現了其對提升服務質量的堅定決心。
人暢其行,物暢其流。全力保障電煤、糧食、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加大集疏港運輸和“公轉鐵”力度,積極推進鐵水多式聯運、物流總包開發等措施,都為貨運市場的穩定和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試點推出高鐵快運整列批量運輸等新型服務模式,則是鐵路部門適應市場變化、創新物流服務的生動體現。另一方面,鐵路部門在市場化運價方面的靈活調整,以及跨區域營銷協調的努力,都為增運上量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回顧鐵路部門的每一項成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源于其對服務的深度理解和不斷創新、對市場的敏銳洞察和靈活應對。我們有理由相信鐵路部門會繼續秉持“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理念,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鐵路力量。(李海峰、藥峰)
- 3-31· 中關村亮眼“成績單”背后的“創新密碼”
- 11-14· 亮眼“成績單”,折射鐵路貨運韌性與活力
- 11-28· 郵政企業“雙11”成績出爐 收寄總量創新高
- 1-22· 2018年快遞行業成績亮眼 呈現頭部加速集中趨勢
- 1-22· “年終成績單”:快遞業去年收入邁過6000億元大關
- 11-27· 18.3億件! 雙11快遞成績單出爐,妥投率超97%
- 7-30· 4家上市快遞企業曬“成績單”:韻達業務量增長最快
- 6-26· 快遞行業5月份成績喜人
- 5-7· “快遞7虎”交出成績單,快運業務排名幾何?
- 2-26· 2017新零售投資成績單:商超便利店狂吸880億,無人零售成新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