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路衍經濟”讓鄉村振興更有底氣
清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烏蘭鎮哈馬太六組村民馬子林,和老伴走在家門口煥然一新的柏油路上,沐浴著冬天的陽光,心里美滋滋的。
“過去,這條路泥濘不堪、坑洼不平。每到農忙,農業機械通行很不方便。現在出門就是水泥路,抬腳就上車,農機直通田間地頭,這條路打開了我們的致富大門。”馬子林深有感觸地說。
正在巡檢公路的鄂托克旗交通局副局長奧治平介紹,鄂托克旗把交通作為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開關”,作為提升百姓幸福指數的“大民生”,當地農村公路建設以干支相連、通村達戶、惠民便民為主,以一體化發展為方向,高位推進、創新發展,走出了一條農村公路助力鄉村振興、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子。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鄂托克旗公路通車總里程達4058公里,農村公路里程達3259公里,占比通車總里程80%。鄂托克旗還獲得“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旗稱號。
道路通暢了,經濟不斷向好發展。鄂托克旗圍繞“阿爾巴斯”山羊肉品牌,采取“農路+旅游+文化”的發展模式,盤活農牧區資源,推動“農村公路+電商物流”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農產品經營模式,為“土貨”進城、“網貨”下鄉提供便利。同時,當地打造旅游環線,暢通資源路線,激活產業鏈條,開創了全旗農村公路“路衍經濟”發展的新路徑。
在阿爾巴斯蘇木烏蘭烏素嘎查,牧民們一邊為冬季收儲飼草料,一邊謀劃著明年的打算。牧民其其格感慨地說:“自從打通了嘎查路,全國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自駕車來旅游的,體驗牧家樂的,我們的羊肉銷量倍增,收入翻番。”
日益完善的農村公路網,讓農牧民的腰包越來越鼓。當地農村公路帶動發展牧家樂100余家、特色種植養殖大戶50余家,每年旅游接待人數超2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5000萬元,還促進了生態土雞、富硒羊肉、蘇米圖紅牛等全旗名優特農牧產品走出家門。阿爾巴斯山羊肉和螺旋藻兩個產品,遠銷國外市場。
圍繞“高效能管好農路、高水平養好農路”的原則,鄂托克旗壓實“路長制”責任,建設美麗鄉村路、安全農村路。目前,當地實現了農村公路管理遠程操控、數據傳輸、實時監控的“智慧管養”,從“人防”到“人防+技防”,全面開啟了“掌上管理+線上處置”新模式。
鄂托克旗大力發展農村公路“路衍經濟”,為草原深處帶來了人氣、財氣。(本報記者王靖 朱文哲 參與采寫:額定其其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