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路橋崛起一批“百萬村”
以興商建市而知名的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近年來將破解城鄉差距作為主攻方向,持續推動民富村強。截至今年11月,路橋區176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100萬元,其中集體經濟超千萬元村16個,同比增長45.45%。
“以前收了水稻只能賣給周邊市場,現在則有了線上線下銷售體系。”對路橋區種糧大戶王耀勇來說,今年賣糧有了新體驗,“有了‘蓬農四季’,富硒米每公斤能夠多賺1.5元,一年能增加20多萬元收入”。
王耀勇口中的“蓬農四季”,是由當地政府打造的特色惠農品牌。“蓬農四季”依托強村公司,助力鄉村資源互享共聯,通過線上代銷、線下直銷等方式,幫助農戶拓寬銷售渠道。
蓬街鎮組建的強村公司,由3個村集體經濟強村和4個薄弱村共同出資。“強村公司在幫助農民致富增收的同時,也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蓬街鎮新紅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羅邦福算了一筆賬:今年前三季度,僅強村公司給村里的分紅就有10萬元;今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到128.1萬元。
路橋區鼓勵國有企業通過導入優質項目、優質地塊、優質產業等形式,結對幫扶強村公司,保障村集體取得長期穩定收益。目前路橋區共組建強村公司49家,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利潤6052萬元。
路橋區委書記潘崇敏表示,路橋區將村級集體經濟壯大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以黨建為引領,打出黨建聯建、國企結對、強村帶富等組合拳,全力實現“村村有百萬、戶戶有就業、人人有分紅”。
通過整合21個村集體留地指標,路橋區打造的恒金濱海產業園項目在明年就能實現投產。在這14幢廠房當中,有4幢1.9萬平方米產權屬于21個村集體。
“我們村有1014.15平方米產權,就這一項能為我們每年增收13.38萬元。”作為參與此次項目的村之一,金清鎮新惠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仁通充滿期待,“對我們這種經濟相對薄弱村來說,廠房租金是一個穩定收益,能夠更好幫助村級集體經濟實現強筋壯骨。”
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契機,路橋區鼓勵村集體開展土地整村流轉,按照“30%貨幣補償+70%物業安置”的方式,優先兌現被征地集體經濟相對薄弱村留地返還指標,推動空間再集聚、要素再匯聚。目前,路橋區已盤活村集體留地15宗270畝。
除了盤活空間推動“變廢為寶”,路橋區還立足區域民營經濟發達優勢,鼓勵有條件的村集體興辦市場,目前該區村社中有村辦、混合所有制市場40家,年總成交額超300億元。
路橋區還切實發揮域內金融機構優勢,于2021年啟動“紅色數智金融助富工程”三年行動。幾年來,當地近萬家庭收入實現躍升,其中2632戶低收入家庭躍升為中等收入家庭,446戶低收入家庭、6819戶中等收入家庭躍升為高收入家庭。
- 3-10· 浙江加速交通設施數字化轉型
- 2-3· 浙江財政今年科技投入將超千億元
- 1-2· 浙江譜寫鄉村人才振興“協奏曲”
- 11-21· 浙江紹興:22項攻堅改革賦能政府增值服務
- 10-24· 浙江實現在檔規上電化學儲能站100%實時監測
- 10-17· 浙江南潯:“數字伙伴”助老年人與“數”俱進
- 10-14· 浙江鄉村振興先行密碼背后的啟示
- 9-23· 浙江:緊盯“小飯碗”,為民辦實事
- 9-12· 浙江布局推進人形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
- 9-9· 浙江蕭山:產業社區里的“雙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