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托克旗:地下水位從下降20米到止跌上升3.55米的背后
本報記者于長洪 王靖 朱文哲 恩浩
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黃河流域的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2016年至2022年4月,當地的棋盤井區域地下水水位一度下降超過20米。面對這一情形,鄂托克旗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制定出59項措施,千方百計扭轉人水矛盾,棋盤井超采區地下水水位連年下跌的勢頭終于得到遏制,出現了“由負轉正”的好勢頭。截至今年6月,水位較2022年同期上升3.55米。
從下降20米,到止跌上升3.55米,數字背后折射出多重深意——再棘手的生態環境難題,只要下決心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對于高質量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永遠是前提和底色,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鄂托克旗治水、管水、護水、興水的生動實踐,折射出內蒙古破解生態難題的魄力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心。
最近,鄂托克旗傳來好消息,該旗入選“2023年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成為內蒙古歷史上第三個榮膺該稱號的旗縣。作為深居內陸、干旱嚴重的地下水超采區,同時又是擁有內蒙古首個突破千億產值工業園區的百強縣,鄂托克旗保護地下水的一系列探索和實踐,為我國其他同樣“被水所困”的地區探索高質量發展路徑,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參考,當地正在趟出一條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促進流域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發展之路。
疏干水“變廢為寶”,不再取用地下水
水是生命之源,確保地下水質量和可持續利用是重大的生態工程和民生工程。
為遏制棋盤井地區地下水下降勢頭,同時解決好疏干水利用率不高的問題,鄂托克旗2022年投資3億元,建設了棋盤井鎮統一供水工程。該工程以礦井疏干水和黃河水為雙水源,分別建設了礦井疏干水深度處理系統和黃河水凈化處理系統。
“一方面,通過依法管理、技術凈化,實現礦井疏干水變廢為寶,進入生活飲用水管網;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表黃河水,經凈化處理,同樣進入生活飲用水管網。”鄂托克旗旗長王國泉表示,雙水源充分滿足了棋盤井地區10萬百姓飲水需求,當地不用再取地下水。
走進鄂托克旗澄源水務有限責任公司,成排的白色管道整齊排列,藍色管道飛架其上,整個車間明亮而整潔。嗡嗡作響的機器聲音中,渾濁的疏干水經過大小管網和水池,最終處理為干凈透亮的純凈水。“你們看,杯里的水清澈透明,入口也甘甜。”鄂托克旗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阿希達邀請記者品嘗。在喝下幾大口后,記者嘗不到異味,味道和家里的自來水沒有什么不同。
阿希達介紹,這套礦井疏干水深度處理系統總投資1.5億元,2022年6月開工建設,12月底建成調試運行。該處理系統設計將企業取水許可外約950萬立方米/年的疏干水,經退水企業自行處理達到地表III類標準后輸入到礦井疏干水深度處理系統。“其中,生活用水日處理規模為1萬立方米,經過‘調節—常規處理—超濾—反滲透處理’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后并入生活飲用水管網。”他說,“剩余由煤礦企業退回的達標水統一有償調配用于園林綠化、工業用水等方面。”
疏干水是指在采煤過程中從煤層自然涌出的污水,屬于寶貴的地下水資源。2022年,棋盤井地區涉及退水的7家煤礦產生疏干水950萬立方米。礦井疏干水深度處理系統的投入使用,意味著950萬立方米疏干水實現了國管國控、統籌調配、多元高效利用。此外,投資1.6億元的黃河水凈化處理系統于2022年10月投入使用,年處理黃河水總規模為450萬立方米。同時,封閉超采區及周邊所有的43眼自備井,減少地下水取用485萬立方米。
疏干水的產出量,也會影響地下水水位的變化,為將這一因子的影響降至最低,鄂托克旗大力實施煤礦保水采煤工程。鄂托克旗副旗長柳天云說,按照國家“源頭預防、區域治理、治保結合”防治水新理念,國能蒙西、電冶一礦、棋盤井礦業等12家需實施保水采煤的井工煤礦通過采用離層注漿、充填開采、注漿封堵裂縫等措施,實施保水采煤和奧灰區域治理。2022年,12家實施保水采煤的煤礦全年產生疏干水1096萬立方米,同比下降12.4%。
大做特做節水文章,齊抓共管“滴水必珍”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黃河水資源量就這么多,搞生態建設要用水,發展經濟、吃飯過日子也離不開水,不能把水當作無限供給的資源。
“有多少湯泡多少饃”。要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地處我國西北干旱缺水地區、同時毗鄰黃河的鄂托克旗,近兩年聚焦經濟社會發展、生態保護與水資源的關系,正在努力探索“湯”和“饃”的科學配比。
今年7月,位于棋盤井地下水超采區的內蒙古鄂爾多斯聯合化工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該公司被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授予“2022年度水效‘領跑者’企業”稱號,反映出鄂托克旗節水工作的力度與效果。
走進聯合化工公司,節約用水的宣傳標識、標語不時出現在辦公樓的顯著位置。公司副總經理孫長俊高興地介紹:“我們公司原旁濾器裝置采用石英砂填料、人工沖洗工藝,2022年投資1200萬元進行了改造,使用進口玻璃濾料、自動反沖洗,每年可節約水量達64.8萬立方米。”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每立方米水現價6.7元計算,節約的64.8萬立方米水量,相當于節約434萬元,再加上每立方米污水10元的外排費、水處理費,“僅用一年時間,節省下的費用正好覆蓋技改費用,這意味著從第二年開始,公司每年通過節約用水可以降低成本超過1200萬元。”
孫長俊坦言,公司過去對節水技改重視不足,擔心加大投入會拉低效益。“如今隨著全旗節水意識的提高,旗里大大小小的企業都把節約用水當作重點工作來抓。”他說,旗里制定了《鄂托克經濟開發區2023-2025年度重點用水企業節水任務實施方案》,引導每個行業、每個企業進行節水技改,任務目標一目了然。“企業個個進行節水技改,哪個企業都不愿意落下。這不,我們技改完了,一算賬,沒賠反賺,非常劃算。公司計劃今年在節水技改上還會有大動作。”
聯合化工公司只是鄂托克旗節水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當地嚴格按照水資源“三條紅線”控制指標要求,根據行業特點編制完成《鄂托克經濟開發區節水實施方案》,引導企業算大賬、算長遠賬,目前26家規上工業企業全部實施了節水改造。截至2022年底,同比減少用水580萬噸。
同時,針對經濟開發區水資源條件和行業特點,鄂托克旗全面推行高耗水產業負面清單制度,淘汰高耗能和高耗水設備。王國泉介紹,雙欣環保聚乙烯醇、聯合化工汽提塔熱能利用等19個節能節水技改項目總投資7億元,已全部開工建設,力爭年內全部完工;正在全力推進已經完成申報的西清環保工程高鹽水綜合利用技改、北方電廠發電節水廢水綜合治理等5個技改項目,項目總投資5億元,將于近期開工。
節約用水,更有進一步強化再生水利用的深意,鄂托克旗著力寫好惜水這篇文章。當地在園區設立了棋蒙地區水資源管理工作站,對36家重點工業企業用水主要產品、生產原料、生產工藝、生產規模、主要用水環節、用水量等情況進行摸底調查,掌握電力、冶金、化工、焦化等重點行業基本情況,建立數據庫,加強行業監管。“通過對企業用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單位規上工業增加值水耗14.11噸/元,同比下降10.34%;工業廢水處理能力為1544萬噸,綜合廢水利用率達到98%以上;2023年1至6月用水量為3689萬噸,同比下降8.2%,水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持續提升。”柳天云說。
除工業節水外,當地持續推進農業灌溉高效節水工作。柳天云告訴記者,鄂托克旗通過推進引黃灌區節水改造、促進農業用水減壓、優化調整種植結構、實施農業灌溉水權分配、創新用水監管方式等五大舉措,最大限度節約水資源。同時,通過進一步加大公園綠地滴灌、噴灌、管灌等節水設施建設力度,當地在集中連片綠化區實現滴灌100%全覆蓋;定期組織開展節水政策、法律法規、用水計量統計等培訓,提升企業節水管理水平與廣大居民的節水意識。
面向未來管水治水,著眼長效常治
過去一年來,鄂托克旗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頻頻到棋盤井地區推進治水、管水、護水、興水工作,盯住59項舉措逐一落地。在旗委書記高懷京看來,遏制地下水位下降絕不能做表面文章,必須要在建章立制上下苦功。“只有著力構建管長遠、治根本的長效機制,未來才不會在老路上重復翻車,才能讓管水、治水的效果長期有效。”
——規劃引領改革驅動。記者了解到,鄂托克旗委、政府制定印發了以“四水四定”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等14份指導性文件。同時,當地邀請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水利部牧區水利科學研究所、中國地質大學等科研院所與旗委政府緊密協作,編制完成《鄂托克旗地下水保護與管理實施細則》等12個涵蓋水資源利用、生態環境治理的重點工作規劃和方案。“這為繪就鄂托克江河安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魚翔淺底新畫卷構建起科學長效的全域管水治水政策體系、制度體系、監管體系、共治體系。”高懷京說。
——創新機制加強監管。記者獲悉,鄂托克旗設立了棋蒙地區水資源管理工作站,組建事業單位生態環保與發展協調服務中心,前移關口、專人負責、源頭監管,每季度聯合執法督查、每半年執紀問效監督。“我們推行‘河湖長+’模式,三級河湖長、警長聯合執法檢查128次,推動河湖保護行政執法與司法辦案有效銜接。”柳天云說,針對全旗1079名行政執法人員,當地開展了全面系統的執法業務培訓并進行能力測評,有力整肅了執法隊伍,進一步嚴格執法、規范執法、精準執法。
——科技支撐數字賦能。鄂托克旗水利局局長喬治華說,過去一年多來,全旗130家年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輸水管線及黃灌區所有取水口全部安裝了24小時在線監測設備,235家用水量5萬立方米以下的企業全部安裝計量設施并按月開展水量監測。“旗里引進了清華啟迪水聯網公司,打造了全旗智慧水利綜合管理平臺,企業、個體工商戶、居民用水量監測設備全部接入平臺,每小時回傳水量數據,通過總量控制實現對用水單位水量核定、數據采集、超量斷水、網上繳費等全流程數字化管控。”喬治華說,旗里同步制定《鄂托克旗取用水單位推行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工作實施方案》,對取用水單位實行分級管理,全域實現了取用水智能監管。
——推動生活領域節水減排。鄂托克旗推行以“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累進加價、以電折水”為主要內容的水權水價改革。對全旗城鎮居民、年用水量1000立方米以上的非居民用水戶分別采取階梯水價、累進加價機制。以每戶3人月均9立方米用水量、國家規定行業用水定額水量分別作為基準水量,劃分三檔用水量進行計價收費,有效提升全旗企業和居民群眾節約用水意識,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同時,我們加強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城鎮景觀綠化、公共衛生間、道路清掃和車輛沖洗等優先使用中水、疏干水,2022年我旗中水利用量達999萬立方米,疏干水利用量達1145萬立方米。”王國泉說。
觀念引領用水變革,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過去一年,比地下水位回升更可貴的,還有當地干部群眾的觀念之變、意識之變——倍加珍惜水資源,倍加珍愛生態環境。
為反思地下水浪費、遏制地下水水位下降,鄂托克旗委常委班子、旗政府黨組班子、鄂托克經開區黨工委召開了專題民主生活會,干部們開門見山指出工作中的不足、指出班子對生態保護重視不足等問題。同時,旗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還邀請自治區專家、知名高校學者開展了3次水資源管理專題學習輔導,并在全旗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大學習、大檢視、大整改”活動和“講擔當、轉作風、抓整改”行動,著力改進全旗領導干部真抓真改環保工作的思想認識和能力水平。
這場生態環境保護教育,還在更廣的范圍內開展起來。鄂托克旗委宣傳部部長張軍告訴記者,旗里制定實施了《鄂托克旗節水型社會創建方案》,廣泛開展“節約用水、從我做起”系列活動,大力創建“節水型企業”“節水型機關”“節水型小區”,推動節水宣傳教育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家庭、進農村牧區、進公共場所,形成了全民節水護水的濃厚氛圍。“我們在各級媒體平臺積極引導本地群眾惜水護水,在全旗凝聚起節約用水、綠色發展的共識。”
思想上快轉快變,行動上緊跟緊隨,鄂托克旗在生態保護上的主動性和能力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地下水超采區治理絕不是一地使勁就能實現,還需推進區域協同聯合治理。鄂托克旗委托水利部牧區水利科學研究所編制區域治理方案,形成結論意見報自治區水利廳通過技術審查,開啟了同一水系相鄰區域聯合共治的全新治理局面。記者了解到,自治區水利廳已于2022年12月20日下達了棋盤井地區和烏海地區的水量、水位管控指標。劃定了管控區域,兩地開展區域協同治理,鄂托克旗計劃于2024年底前達到采補平衡。
從下降20米,到止跌上升3.55米,地下水水位折角曲線展現出鄂托克旗的綠色擔當、高質量發展決心。“鄂托克作為典型的干旱缺水地區,我們深刻體會到水的珍貴,對于水資源的利用、水環境的保護比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在今后的發展中,我們將持續聚焦高耗水領域和重點用水企業,實施全行業、全領域深度管水節水控水措施,繼續加大企業取用水監管力度,為‘鞏固全國百強縣、建設可愛鄂托克’、筑牢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出應有貢獻。”高懷京堅定地說。
- 12-28· 鄂托克旗:“路衍經濟”讓鄉村振興更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