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官”多點發力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路網建設的不斷完善,高鐵“觸角”不斷延伸,鐵路“紅利”逐漸釋放到更多鄉村,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和發展。一直以來,鐵路始終積極發揮大型國有企業的政治擔當,勇敢承擔社會責任,“先行官”多點發力賦能助力鄉村振興。
高鐵紅利釋放,助力鄉村振興按下“快進鍵”。喀赤、京哈、朝凌高鐵開通五年,不僅帶動了朝陽、阜新等地周邊基礎產業發展,更激活了旅游行業等第三產業,優質旅游資源與高鐵的“強強聯合”,讓經濟發展煥發全新內生動力,助力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同樣的,開通高鐵的紅色革命老區也迎來了升級,龍龍、贛南等高鐵的開通,讓越來越多的人乘著高鐵走進老區,了解老區故事,學習歷史知識,高鐵與旅客帶來源源不斷的商機,助力老區及周邊鄉村振興發展按下“快進鍵”。
精準服務,振興鄉村注入“強心針”。吉首東站候車室的“十八洞”鄉村振興幫扶專柜,不僅有苗繡服裝、團扇等時尚單品,還有蜂蜜、茶油等農副產品;云南鐵路開行的鄉村振興貨運專列,讓鄉村產品“走出去”,把村民所需“帶進來”……為寫好“鄉村振興”的“大文章”,鐵路部門始終堅持精準服務、優質服務,主動對接企業,及時了解需求,靶向施策,搭建平臺,不斷擴大完善路網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大運力支撐與政策扶持,讓鄉村由“外”向“內”煥發活力,激發內生動力。優質的服務與長久的幫扶,是鐵路部門持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有力彰顯,進一步詮釋了大型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政治擔當。
長情關懷,盡顯溫暖為民之心。廣受好評的高鐵代表了“中國速度”,持續運營的公益慢火車則書寫了“鐵路溫情”。81對仍然活躍在鄉村深處的“小慢車”暢通了老鄉們的致富路、幸福路,幾十年未變的票價是鐵路的“長情”,不斷升級的服務與設備設施是始終為民的“溫情”。沈陽鐵路多年幫扶尤杖子村,派遣扶貧干部助力脫貧,并為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光電產業發展等提供扶持,讓村民生活有保障,村莊發展再上新臺階。長情的關懷與始終為民的溫情背后,是鐵路走好鄉村振興路的信心與決心,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責任與擔當。
炊煙裊裊,泥土芬芳,鄉村之美,恬靜且祥和;銀龍馳騁,“小慢車”悠悠,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帶著鄉村振興發展的希冀,一路奔馳向前。(黃笑蕊)
- 6-24· 交通先行,共謀發展——從“千里贛江第一橋”看高鐵賦能
- 3-14· 江蘇多點發力厚植新質生產力
- 2-1· 鐵路先行繪就流動中國新畫卷
- 11-16· 試點先行: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投融資方案
- 11-14· 多點發力高效運輸電煤
- 11-3· 先行先試 深圳立法促人工智能產業行穩致遠
- 11-3· 多點發力跑出增量加速度
- 8-25· 多點聯動確保中歐班列(武漢)安全高效開行
- 7-18· 多點精準發力 促進貨運增收
- 6-20· 江蘇多點發力助中小企業迎難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