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先行,共謀發展——從“千里贛江第一橋”看高鐵賦能
在當今社會,交通工具的發展與進步無疑是我們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在這個過程中,高鐵作為一種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以其驚人的速度和舒適度,逐漸成為了人們出行的首選。尤其是在最近,一座名為“千里贛江第一橋”的京港高鐵贛江特大橋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更是讓人們看到了高鐵帶來的巨大變革。
這座被稱為“千里贛江第一橋”的京港高鐵贛江特大橋,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卓越的技術特點,成為了贛粵兩省協同發展的新紐帶。它不僅連接了贛南老區與省會南昌,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運行,更成為了聯系江西省會南昌與經濟特區深圳的黃金紐帶。一百公里的速度提升,進一步打通了贛粵攜手共進、協同發展的任督二脈。
不僅如此,這座大橋還帶來了更為深遠的影響。它不僅接通了贛南老區與大灣區之間的距離,也進一步推動了當地文旅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高鐵的開通,讓河源文旅邁入了高鐵新時代,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乘坐高鐵出行,欣賞河源豐富的文旅資源。
高鐵的快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河源東站客運值班員唐明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最初的無旅客到現在的日均發送幾千名旅客,河源東站的發展見證了高鐵帶來的巨大變化。而隨著贛深高鐵的全線通車,河源文旅的人氣也得到了明顯的增長。
這一切都表明,交通先行所帶來的巨大變革正在逐漸顯現。在未來,隨著交通網絡的進一步完善,更多的地方將被納入“一小時生活圈”,更多的文旅資源將得到深度開發,更多的發展機遇將應運而生。
然而,交通先行并不意味著其他領域的滯后。相反,我們應該看到,交通的發展與進步,實際上也為其他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河源,當地政府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為贛深高鐵沿線與粵港澳大灣區游客設計推出了獨具河源特色的文旅產品。這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
此外,高鐵的建設和運營,也離不開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張宏斌主任的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所在的贛州工務段贛州西路橋車間,正是這座“千里贛江第一橋”的守護者。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正是這座大橋能夠順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重要保障。
總的來說,從“千里贛江第一橋”到贛深高速鐵路,我們看到了交通先行所帶來的巨大變革。這不僅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重視交通的發展與進步,因為它不僅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關系到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要看到,交通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因此,我們應該珍惜每一個為交通發展做出貢獻的人,因為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正是我們能夠享受更加便捷、舒適交通方式的重要保障。(張曉潔)
- 3-31· 交通運輸部推動公路“一張網”出行服務數字化建設
- 3-24· 交通惠民新范式傳遞軌道上的民生溫度
- 3-10· 福建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項目最高可獲75%中央獎補
- 1-16· 完善交通運輸市場制度 為加快建設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夯實基礎
- 1-9· 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5年道路水路春運服務保障工作
- 1-9· 《交通運輸標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7年)》解讀
- 1-9· 《交通運輸標準管理創新行動方案》解讀
- 12-16· 交通運輸部發布首批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典型案例
- 12-16· 交通運輸部發布首批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升級典型案例
- 12-16· 交通運輸部:12月2日-12月8日全國貨運物流有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