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以科技創新引領振興發展
吉林省長春市近日召開創新引領長春振興突破發展大會提出,將進一步動員各類創新主體、集聚科技創新資源加快長春區域創新中心建設,推動科技創新三年攻堅,以政產學研協同、地校院企攜手等途徑,助力創新引領長春振興突破發展。
“突破瓶頸制約、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根本出路在創新,核心動力在創新。”吉林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張恩惠說,當前長春正處于加快振興突破的攻堅階段,長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發創新之聲、匯創新之力、成創新之果,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作為東北亞幾何中心、國家“一帶一路”北線的重要節點,長春市科技創新資源豐富,擁有49所高等院校、83家科研機構,11家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17個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0個國家級眾創空間,擁有長光衛星、長光辰芯、金賽藥業等24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
前不久舉行的中共長春市委十四屆五次全體會議,部署了長春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任務。在科技創新方面,提出將強化創新引領,努力在科技成果轉化上形成一批標志性成果,在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上取得一批突破性進展。力爭到2025年,本地轉化科技成果數量超過4000項;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6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達到2000家,全市“科學研究與實驗發展”(R&D)支出年增速超過10%,加快實現從科教大市向創新強市的轉變。
在此次創新引領長春振興突破發展大會上,長春市科技成果轉化戰略合作委員會正式成立,該市與相關單位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并發布了《長春市進一步加快科技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支持汽車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上臺階”若干政策》以及《光電信息產業星光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及若干措施、《生物醫藥和生命健康產業三年快速突破行動計劃》及若干措施,以進一步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支持汽車、光電、醫藥等產業快速發展形成產業集群。
吉林大學黨委書記姜治瑩表示,吉大將充分利用長春人才優待政策和學校人才引育機制,全力以赴引育人才,進一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科綜合優勢,特別是基礎學科底蘊深厚的優勢,聚焦核心技術,攻克“卡脖子”難題,以科技突破賦能長春更高質量發展。
多年來,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與長春市緊密合作,充分發揮長春市政策扶持優勢和中國科學院科技資源優勢,持續深化市院合作,促成在長春市轉移轉化中國科學院項目613項,為長春市科技合作儲備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1000余項,帶動長春市企業新增銷售收入164億元。中國科學院長春分院院長甘建國表示,下一步,他們將繼續與長春市攜手同行,以實實在在的科技合作新成效,服務長春全面振興新突破。
作為長春市財政出資、東北地區最大的產業引導基金,長興基金在2022年初謀劃組建,出資總規模達300億元。一年多來,長興基金已簽約子基金24只,總規模達154億元;聚焦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安排科創母基金達100億元。
長興基金負責人李敬言表示,長興基金將對標先進求創新,推動基金集聚化發展、跨越式成長,力爭到2025年組建子基金達200只,基金總規模超2000億元。進一步聚焦產業、更精準發力科創,在招引上下功夫、在協作上做文章、在創新上求突破、在服務上更專業,以創新和資本為長春科創產業賦能。(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 3-31· 科技援藏打通牦牛乳產業數字化鏈條
- 3-17· 打好“科技+政策”組合拳,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
- 2-14· 回顧 2024 榮耀,共繪 2025 新藍圖,諾樂電動科技全員攜手,開啟蛇年新征程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12· 以科技之“花”為鐵路高質量發展添彩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2-12· 以科技之光點亮鐵路前行之路
- 12-12· 科技賦能安全線,6C技術護航滬昆高鐵
- 11-21· 科技助力北方口岸通關能力升級
- 11-4· 長春至大連城際間海鐵聯運快運班列10月首次實現“天天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