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海創新融資機制 高效助力實體產業
廣東珠海產業金融數字化公共服務平臺(以下簡稱“珠海產融平臺”)運行1年多來為本地企業獲取融資逾50億元;珠海支持澳門資本設立了15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企業,以股權投資促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珠海12只政府投資基金和116只子基金總規模逾1674億元,截至去年年底投資413個本地項目共約302億元……珠海近來通過搭建產融平臺、跨境金融賦能和政府投資功能升級,破解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助力重點產業“爬坡過坎”,服務粵澳深度合作。
從去年起,3D打印新材料初創企業珠海天印聯合控股有限公司從珠海產融平臺獲取3筆共1340萬元銀行授信。“貸款審批大部分環節在線上進行,我們不用提供財務、納稅資料,在平臺上選定銀行授信產品很快就拿到了貸款。我們還入選了香洲區科技創新企業‘白名單’,每月可‘免申即享’政府貼息。”該公司財務經理汪夢莉介紹,融資幫他們企業擴充了研發隊伍、購置了先進儀器、縮短了出品周期。他們還獲得區政府投資基金的投資,通過區上市企業育成中心了解上市政策,做好前置規范。
這是珠海企業通過產融平臺高效低成本獲取金融服務的一個縮影。據悉,珠海產融平臺由珠海市金融工作局聯合香洲區政府搭建,旨在支持金融機構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通過政府組織協調、資源整合,多方式歸集共享涉企信用信息,破解銀企信息不對稱難題;此外,以企業核心數據為基礎,平臺對公共數字資源“能納盡納”,目前已對接25個省市區級部門,獲取各類數據資源信息585項。企業在平臺可獲取基于這些數據開發的信用貸,還可集中兌現金融優惠政策。自去年4月運行以來,平臺入駐企業超1600家,入駐金融機構超50家,促成融資逾50億元。珠海市金融工作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搭建產融平臺,打造產融主體“對接中樞”,為企業提供集成式創業創新資源,解決企業初創期融資難題,滿足成長期人才引進、戰略合作及上市需求。
“珠海毗鄰港澳,現代金融發展起步早、開放程度高,在私募基金、QFLP基金等領域已形成聚集效應!敝楹J薪鹑诠ぷ骶窒嚓P負責人表示,珠海發展特色金融,搶抓澳門—珠?缇辰鹑诤献魇痉秴^建設契機,用足資源為實體經濟和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服務。
借助唯一在珠海、澳門設立雙總部平臺的國企珠光集團,珠海近年來在“基地+基金+租賃”三大跨境金融業務上開放創新,通過“一事一議”,“小步快走”式搭建珠澳金融合作機制,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水平。珠光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投資部總經理萬凌燕介紹,他們通過引入澳門金融資本、產業資本、高凈值個人資本等,拓寬資金渠道,投向新興產業。此外,珠海還通過QFLP試點“綠色通道”機制,支持澳門資本設立15家QFLP試點企業,以這些企業為主干設立的澳門創新投資聯合會,成為推動澳門股權投資發展的重要平臺。
此外,近年來珠海政府投資呈現出由市級政府投資基金擔綱向市、區兩級政府投資基金分工協作轉型,由募資型引導向投資型引導轉型,由資金型投資觀向資源型投資觀轉型等新特點,深耕細作拓展本地潛力項目,廣泛網羅國內外優質項目,“引”“導”“穩”并重服務實體產業。(經濟日報記者 喻 劍)
- 12-2· 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施工圖”變為“實景畫”
- 11-21· 廣東郁南黃皮何以成為水果“新晉頂流”
- 10-21· 廣東圍繞全過程創新鏈發力
- 10-14· 廣東“燈塔”火種跨地域遠播
- 10-14· 廣東用電量繼續領跑全國
- 10-10· 廣東云浮:“年輕后生”打造產業創新熱土
- 9-23· 青海創安以改脫困的啟示:向新求變 向綠而生
- 9-16· 廣東鏈式改造推動3萬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 9-16· 珠海率先建成海上智能裝備測試場5G專網
- 8-19· 廣東:五級人大代表聯動,推動海島居民用上平價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