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丹東:厚植科創土壤 培育創新企業
本報記者 辛 陽 劉佳華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4日 第 10 版)
一塵不染的車間里,制表師傅靜坐操作臺前,透過顯微鏡,用小鑷子將微小的零部件輕輕夾起,精細組裝……不一會兒,一個個精巧的手表機芯就制作完畢,它們將成為孔雀手表的主要部件。精致的表盤上,雙陀飛輪機芯精美絕倫。
憑借300多個種類的機芯產品、60多項專利技術,遼寧孔雀表業(集團)有限公司去年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鴨綠江畔,很多像孔雀表業這樣的企業,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優,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造就“隱形冠軍”,離不開在細分領域的深耕。50多年前,丹東工業射線儀器廠生產出第一臺X射線工業探傷機,丹東儀表元件廠誕生了第一支X射線管。此后,丹東一直擁有國內規模領先的射線儀器產業集群,目前行業有近40家企業、從業人員2000余人。其中,丹東奧龍射線儀器集團有限公司先后研制成功液化天然氣瓶專用數字成像檢測系統、液化天然氣瓶專用全自動智能式成像檢測系統、儲罐專用平板成像檢測系統等高端設備,如今產品占國內射線市場份額的1/3。
為助力企業發展,丹東實施“一企一策”精準幫扶,激發創新活力。據介紹,丹東先后出臺一系列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包括啟動編制《丹東市創新型城市建設規劃》,積極培育創新主體,實施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持續壯大科技企業群體,做大做強實體經濟;建設創新平臺,充分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孵化平臺、產業示范基地、雙創基地和創新創業教育學院等平臺的作用,培育孵化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丹東邊境經濟合作區有院士工作站6家、專家工作站3家、高層次專家300余人,承擔多個重大科學儀器項目。
“填補技術空白”“加大研發投入”“細分市場份額大幅增長”……這些逐漸成為近些年丹東企業的發展新趨勢。“厚植科技創新土壤,構建良好創新生態,讓技術迭代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丹東市科技局局長由遠飛說。2022年,丹東市政府統籌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科技創新,直接帶動企業投入研發資金超2億元,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較快增長。
目前,丹東市有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促進中心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被確定為支持國家級“小巨人”企業的重點公共服務示范平臺。2022年,丹東有47家企業進入遼寧全省“專精特新”梯度培育企業名單,其中21家被認定為遼寧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目前有效期內的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共31家;26家被認定為遼寧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比增長62.5%;51個產品被新認定為遼寧省“專精特新”產品(技術),同比增長96.2%。2022年,丹東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4家,總數達30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203家,總數達628家;新增雛鷹瞪羚企業27家,總數達96家。
- 4-28· “薪火遼寧號”紅色研學專列啟程
- 2-3· 遼寧推出10項措施繁榮春節期間文旅市場
- 12-12· 遼寧出臺建設用地使用權新政
- 12-2· 遼寧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至94元
- 11-14· 遼寧鞍山寵物產業一線觀察:拓寬新銷路 延長產業鏈
- 9-16· 遼寧對八類家電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
- 9-16· 遼寧建平首列“公轉鐵”貨運專列開行
- 9-2· 遼寧大連:發展海洋經濟 打造“藍色引擎”
- 8-5· 遼寧鞍山: 建設礦業科技創新平臺
- 7-22· 遼寧發債102億元 募資用于基礎設施等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