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蔬菜產業競爭力在“轉變”中提升
發展理念從“先種后賣”向“先賣后種”轉變,生產方式從“一家一戶”向“訂單生產”轉變,銷售模式從“產地批發”向“多元化銷售”轉變
5月,銀川市賀蘭縣冷涼蔬菜迎來采收佳期。連日來,在立崗鎮銀星村、金貴鎮江南村,綠油油的寧夏菜心鋪滿田野,工人在田間忙碌,將菜心采收裝筐。今年,賀蘭縣明確瓜菜生產任務25.52萬畝,預計總產量達55萬噸以上,總產值達15億元。
近年來,我區蔬菜產業規;讲粩嗵嵘,截至目前已建成1472個集中連片蔬菜基地。包括賀蘭縣在內,全區蔬菜生產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區達10個;全區蔬菜單品規模達10萬畝以上的有6種。我區立足寧夏菜心率先建立“蔬菜全程質量控制訂單生產模式”,為國內蔬菜產業全鏈條發展創造了可借鑒的經驗。
寧夏是農業農村部規劃確定的黃土高原夏秋蔬菜生產優勢區域和設施農業優勢生產區。近年來,寧夏立足高品質、高產值、高收益發展蔬菜產業,全鏈條提升產業競爭力,形成了設施蔬菜、冷涼蔬菜、脫水蔬菜等產業板塊,供應鏈“朋友圈”也由國內市場逐漸擴大到國際市場。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連續7年舉辦“全國知名蔬菜銷售商走進寧夏活動”,推動蔬菜產業在發展理念、生產方式、銷售模式上實現“三大轉變”——
發展理念從“先種后賣”向“先賣后種”轉變。寧夏培育出靈武市“夏能四個一批”、固原市彭陽縣“東升企業+農戶輕裝上陣”等一批全鏈條發展案例,促農增收成效顯著。
生產方式從“一家一戶”向“訂單生產”轉變。寧夏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全區發展“訂單種菜”種植面積超過50萬畝,建立“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利益共享模式,農民實現全程參與、全產業鏈獲益。“我們村的蔬菜基地僅菜心就已經接到廣東的560畝種植訂單。”5月16日,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萬崖村村民告訴記者。
銷售模式從產地批發向多元化銷售轉變。全區出口蔬菜銷往13個國家和地區,與北京市“新發地”等多個全國重點蔬菜批發市場建立緊密合作的同時打通“盒馬鮮生”等線上高端銷售渠道。
產業鏈前端——大力推進智能化、規;藴驶N植和生產;產業鏈中端——新型農業經營模式得到快速發展,讓一家一戶的“小生產”從容應對千變萬化的“大市場”;產業鏈后端——從抓產量到抓質量,寧夏蔬菜產業積極占領高端消費市場,不斷提升農產品附加值。不難看出,“三大轉變”助力寧夏蔬菜產業不斷鞏固競爭優勢的同時,也在推動產業鏈前端、中端、后端一體聯動,共同發展。(記者 王瑞)
- 4-7· 寧夏實現工會經費收入票據全程電子化管理
- 3-31· 寧夏首座數智化110千伏變電站投運
- 3-17· 寧夏中寧:塞上江南“杞”新篇
- 1-13· 寧夏:走好新時代長征路 “塞上江南”煥新顏
- 1-2· 寧夏銀川盤活四閑資源 變沉睡存量為新興增量
- 11-11· 寧夏明確構建“一河三山”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格局
- 11-7· 寧夏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進園入縣”
- 11-7· 寧夏推動農業科技成果“進園入縣”
- 10-14· 寧夏:對接創新需求 開通成果“直通車”
- 10-14· 《寧夏回族自治區科研誠信管理辦法》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