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全面開通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服務
記者從廣東省公安廳獲悉,為持續深化公安政務服務改革,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公安部和省政府有關戶政業務跨省通辦的統一部署安排,廣東省公安廳在開通居民身份證補領換領跨省通辦、全省通辦服務的基礎上,今年初在中山、佛山兩市試點居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服務。經過試點完善,該項服務定于2023年3月31日在全省上線。屆時,全省居民(含省外戶籍人員)均可在居住地公安戶政窗口就近辦理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業務,在廣東異地居住就讀的中小學生將是最大受惠對象。
據介紹,在粵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省內通辦的受理條件包括:未滿16周歲居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需由監護人代為申請,并帶申領人到窗口辦理,提交申領人的居民戶口簿、相片回執,監護人的身份證件、居住信息、監護關系材料(出生醫學證明、親屬關系證明等,如申領人與監護人在同一家庭戶的戶關系能證明的則無需提供)。年滿16周歲居民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需本人到窗口辦理,提交居民戶口簿、居住信息、相片回執等材料。警方提醒,居住信息可提前通過“粵居碼”微信小程序進行填報,如辦理郵寄服務的,也可在“粵居碼”微信小程序填報“寄遞地址”,無需窗口現場填表。
據了解,今年初,中山市作為全省試點城市,成功辦理了一批異地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業務,獲得群眾一致好評。如萬先生一家人在中山市三角鎮生活居住多年,其小孩因疫情等原因一直無法回戶口所在地申領居民身份證,最近因升學需要辦理各類手續,沒有居民身份證讓萬先生愁眉不展。試點推進時,中山市公安機關掌握該情況后隨即聯系萬先生,告知小孩可在居住地異地申領居民身份證。萬先生激動地帶著小孩到公安戶政窗口成功辦理了居民身份證,解決了燃眉之急。
廣東省公安廳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來全省共有517萬多群眾享受了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服務,為群眾節省了大量時間和路程成本。全省公安機關將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推出更多便民利企政策舉措,主動回應群眾新要求新期待,切實以“小服務”體現“大民生”,讓人民群眾對公安機關深化改革惠民有更多獲得感。
- 12-2· 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施工圖”變為“實景畫”
- 11-21· 廣東郁南黃皮何以成為水果“新晉頂流”
- 10-21· 廣東圍繞全過程創新鏈發力
- 10-14· 廣東“燈塔”火種跨地域遠播
- 10-14· 廣東用電量繼續領跑全國
- 10-10· 廣東云浮:“年輕后生”打造產業創新熱土
- 9-16· 廣東鏈式改造推動3萬多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
- 8-19· 廣東:五級人大代表聯動,推動海島居民用上平價電
- 8-1· 廣東自貿試驗區成港澳投資首選地
- 8-1· 廣東省級財政支持中醫藥發展 7年累計投入超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