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運之變看時代變遷
又到一年春運時,2023年的春運是優化疫情防控政策后的第一個春運,也是時隔三年后,人們又可以享受返鄉之旅的別樣春運。可以看到,在春運開啟后的幾天里,我們所能感受到的不再是“一票難求”、“人員擁擠”,相反,在經歷疫情防控后,我們的出行更加智能化,各進出站設備也進行了升級,取而代之的是順暢、愉悅。
曾幾何時,我們為一張返鄉車票而犯過愁、作過難。究其原因在于設備落后,信息不通暢。現在出門乘車,只需一部手機,便可解決問題,讓出行的美好一直伴隨左右。如果說那時百姓愁的是如何順利返鄉,那么現在大家則更注重返鄉旅途的質量。曾經因為設備落后,為了求得一張車票,無數人爭前恐后排隊,而現在人們只需要動動手指即可輕松獲取。時移世易,當年的抱怨聲逐漸演變為今日的贊不絕口,中國鐵路的飛速發展,確實改變了很多人最為棘手的問題,也確實在用行動抒寫著美好出行的新畫卷。
在過去,我們之所以感到春運難,另一個原因在于人多車少。對于那時而言,解決百姓坐車難的問題,無外乎加快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推廣電話購票、網絡購票等舉措。然而,就當時的科技水平來說,要實現這一切談何容日。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經歷多年的發展后,我國鐵路建設日新月異,遍布全國的高鐵線路陸續開通運營,中歐班列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高鐵出海”讓全世界為之贊嘆,“中國速度”一次又一次刷新著全球各國的認知。基于此,我們告別了曾經的苦惱,也迎來了今日的美好。
不過,任何發展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鐵路發展成就我們有目共睹,但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受到批評。就比如:在軟件升級過程中,網上遲遲搶不到票,退改簽不方便……,而這些都是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面對管理和服務不盡人意的局面,中國鐵路自覺承擔起責任,在軟硬件設施上雙向發力,對“12306”、“95306”系統進行全面升級,著力解決人們最迫切的問題。也意在說明,我們只有完全準確貫徹新發展理念,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百姓的美好出行才真真切切。
春運承載著國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記載著時代的變遷。時刻把百姓內心的想法當成鐵路部門的頭等大事,我們的發展才充滿生機和活力。必須看到,即便今天,中國鐵路的發展依然在路上,未來發展的道路還很長,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行。因此,唯有將歷年春運當作是中國發展的“試金石”,我們才能把準未來發展脈搏,才能不斷在奮進中實現新的發展。(文/王路路)
- 3-3· 鐵路春運升級彰顯澎湃活力
- 2-17· 從春運充電這“樁”事看補能基礎設施體系變化
- 2-10· 春運“老兵”的溫暖底色
- 2-10· 【春運進行時】高原鐵路故事多
- 2-10· 春運,一場關于團圓和再出發的遷徙
- 1-20· 優化春運購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1-20· 春運火車票已累計發售1.37億張
- 1-20· 讓春運出行更安全、更舒適、更便捷
- 1-20· 春運開啟 以“暢”為先
- 1-20· 春運首日,走上G2025次列車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