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春:汽車“搖籃”展現蓬勃生機
日前,工信部公示第三輪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名單,長春市汽車集群成功入圍,成為東北地區入選的兩個集群之一。
長春是新中國汽車工業發源地,汽車是長春第一支柱產業,產值占全市工業70%以上。可以說,長春這座城市與汽車集群發展血肉相連、命運與共。如今,汽車產業在長春越發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活力。
培育產業新生態
在長春市西南方向,一個新能源汽車生產工廠——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該項目近日已完成暖封閉,建成投產后,這里將成為中國一汽在長春的第六大整車生產基地。
“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落戶長春,是因為這里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地之一,擁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鏈條。”項目經理閆磊說。
60多年前,新中國第一輛卡車“解放”、第一輛小轎車“東風”、第一輛高級轎車“紅旗”在長春下線,點燃了民族汽車工業的光榮與夢想。而今,這里已擁有紅旗、解放、奔騰、大眾、豐田五大整車企業,以及在建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整車工廠。2021年全市汽車產業集群產銷整車分別為242.1萬輛和240.2萬輛,完成產值6142.8億元,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自主品牌汽車近年來快速發展。其中,紅旗銷量4年增長63倍,解放中重卡實現全球“五連冠”、重卡實現全球“六連冠”。
在中國一汽集團研發總院的自主品牌產品展示區,紅旗E-QM5、H5、HS5、HS7、H9、E-HS9、H9+等車型品類豐富,高端變速器、大功率發動機、氫燃料電池等產品性能不斷提升,讓人嘖嘖稱嘆。
為了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做強做大自主品牌汽車,吉林省舉全省之力支持中國一汽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支持長春建設世界一流汽車城,努力培育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現代汽車產業生態。中國一汽扎實推進技術攻關,2021年研發總投入同比增長3.9%,占營收比重達3%。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研發總院黨委書記、院長梁貴友表示,近兩年,中國一汽專利授權量排名國內汽車行業第一,累計申請專利9511件,其中發明專利5608件,同比增長196%和408%,累計突破關鍵核心技術143項。
長春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與中國一汽的戰略合作關系,出臺強有力政策措施,與中國一汽聯手推動配套、創新、人才等“六個回歸”,全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以汽車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服務一汽為使命,把招商局改為主要對接一汽的服務局,全力做好服務保障,與中國一汽攜手加快建設長春國際汽車城。
2022年2月,一汽弗迪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動力電池項目在長春正式開工。這家公司由中國一汽集團、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注冊成立,建成投產后每年可滿足60萬輛電動汽車配置需求。據悉,該項目是繼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項目之后落地長春國際汽車城的又一重大項目,將有力推動長春汽車產業轉型升級。
零部件并不簡單
在中國一汽五大整車企業的帶動下,大陸、博世、電裝等國際領軍企業齊聚長春,富奧、富維、富晟等本地零部件企業快速成長。
走進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逆變器項目生產車間,只見集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和集成化于一體的3條全自動裝配線正繁忙有序作業。新能源車用逆變器主要功能是將直流動力源轉變為交流電輸出驅動電機,進而帶動汽車運行,是新能源車電驅動系統的核心部分。這里生產的兩款逆變器產品將為一汽自主純電動汽車配套,覆蓋了一汽紅旗和一汽奔騰品牌的純電動車型。
近年來,在節能減排壓力和新能源汽車性能提升需求等因素推動下,汽車輕量化正在加速,越來越多汽車零部件公司投入輕量化研發并取得成效。作為一汽重要的零部件配套企業,富奧股份公司充分考慮汽車業“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及網聯化”發展趨勢,緊鑼密鼓推進輕量化底盤項目。
在長春三友智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展板上介紹著用聚雙環戊二烯這種新材料生產的零部件產品的優勢。產品之一是一款重卡CNG氣瓶保護罩,由于使用了新材料,產品降重逾40%。該公司董事長白大成說,公司主要以研發聚雙環戊二烯新材料、新型復合材料產品為主,以汽車輕量化材料產品為主要方向,市場前景越來越好。
一輛汽車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它們組裝在一起并實現信息交互,離不開線束的支持。在長春捷翼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在流水線前動作麻利地將一根根導線、護套按照線束圖組裝在一起。幾十根甚至幾百根導線經過操作,就捋順成了一組線束。
捷翼公司CEO王超介紹,汽車線束好比是車輛的“神經網絡”和“動脈血管”,為整車所有用電器提供穩定的電源、信號和數據,捷翼生產的零部件產品實現了多項突破。在電能傳輸介質領域,傳統線束以銅為基材,重量和成本均偏高,捷翼公司探索解決了新能源電能傳輸系統輕量化鋁線束技術難題,可降重增效;在新能源高功率充電溫控領域,通過專利算法攻克了溫度漂移的技術難題,成為國際客戶項目的定點供應商。目前,捷翼已成為大眾集團、豐田、吉利、比亞迪等整車企業的一級供應商,相關產品適配多家汽車品牌。
數據顯示,目前長春市汽車集群零部件產業規模近1600億元,擁有50億元級企業6家、10億元級企業36家。吉林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全省零部件本地配套率達到70%,汽車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級,前景令人期待。
創新能力作支撐
“最近有啥新政策?”
“啥時候還開大講堂?”
“從提出問題到政府部門幫助協調解決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解決了企業的大難題!”
……
這是“長春親清政企關系”微信服務群里企業發出的信息。長春市委、市政府依托微信服務群建立快速反應機制,打造“萬人助萬企”升級版,為包括汽車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提供服務。
“長春市汽車集群規模實力強,創新能力強,帶動能力強。作為工業主管部門,我們全力實施長春汽車集群整車引領、強鏈補鏈、新能源躍升、智能網聯、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卓越成長七大專項行動,全力推動汽車集群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沖刺。”長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趙明瑞表示。
為促進汽車集群發展壯大,長春市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投入230億元財政資金支持集群發展,打造“一核雙翼八線多園”格局,并組建600億元紅旗產業基金和50億元長興基金汽車產業子基金,新建“長春青年人才城”2萬套房屋,每年擠出2000名事業編制名額為集群引進、留住高層次緊缺人才。同時,長春市還積極發揮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商會促進作用,每年推動200戶以上集群內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改造。
長春市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商會會長,一汽富奧、富維董事長張丕杰告訴記者,商會自2020年10月成立以來,已吸納會員企業247家,在長產值1300億元,占全市零部件總產值約80%,“從兩年的實踐看,商會在發揮原材料集采、供需對接、融資對接、科技成果轉化、產業人才培育等服務功能方面作用明顯”。
長春汽車集群發展同樣離不開當地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支撐。長春市擁有中科院長春光機所、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汽車仿真與控制等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工業等6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國家隊”。吉林大學等21所駐長高校開設汽車專業。2020年以來,長春汽車集群獲得發明專利6099件,一汽解放、長春博超均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我們主要的汽車輕量化產品——聚雙環戊二烯產品,原材料來源于國外。目前我們與吉林大學共同進行科技成果攻關,已實現相關技術完全國產化。”三友智造復合材料事業部負責人潘東野說,三友智造還與中科院長春應化研究所、華南理工大學相關實驗室等展開合作,合力推進新材料的開發。2021年,三友智造被評為吉林省專精特新企業。
據悉,長春市下一步將大力實施科技創新行動,力爭未來3年內汽車集群里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50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0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達到10家。(經濟日報記者 李己平 馬洪超)
- 12-23· 吉林文旅經濟一線觀察:用好用活一冷一涼兩種資源
- 11-4· 長春至大連城際間海鐵聯運快運班列10月首次實現“天天班”
- 9-9· 老國企吉林油田“乘新而上”的改革密碼
- 8-29· 長春:老工業基地“新裝迎客”
- 6-27· 長春光電信息產業沖刺千億元產值
- 6-24· 吉林:鉛炭電池研發應用取得突破
- 5-30· 長春持續完善電力設施——為新能源汽車“蓄能”
- 5-27· 吉林:以舊換新政策激發汽車等領域消費活力
- 5-9· 吉林: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智慧農業更新增收賬本
- 4-25· 長春客運段職工劉影榮登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