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光電信息產業沖刺千億元產值
高分辨率輕小型微光詳查相機,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目不暇接的各類先進物聯網產品……近日舉辦的2024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展出總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有13個產業方向的675家企業參展,讓觀眾深度了解光電技術的魅力和應用前景。
吉林省長春市被譽為“新中國光電事業的搖籃”。這里孕育了新中國光學領域第一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創造了我國第一爐光學玻璃、第一臺紅寶石激光器、第一臺電子顯微鏡、第一臺光電測距儀等多個“中國第一”。
得益于雄厚的光電科研基礎,長春市近年來誕生了一批光電領域科研成果。以長春光機所為例,該研究所科研人員自主研發制造的雙飛翼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采用全球首創的“雙飛翼+多旋翼”氣動布局,可實現豎直狀態下的垂直起降,起飛后又可實現正常的平飛,在去年11月首次亮相第25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后,如今又在2024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上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
該研究所博士生導師、研究員白越介紹,垂直起降讓這款無人機在起飛時無需在跑道上滑跑,占地面積大幅縮小,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特別是該無人機可在零下40攝氏度、海拔5500米以及7級強風中正常起降飛行,并且具有大載重、低能耗特點,還能高效續航,可在電力、林業、應急、測繪等領域廣泛應用。
數據顯示,長春市光電信息規模以上企業有119戶,擁有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1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戶企業獲得工信部制造業“單項冠軍”稱號。2023年,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750億元,同比增長10.6%,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10%。
成立于2014年12月的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東北首家獨角獸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專注于高性能、低成本衛星的研發與技術創新。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實現108顆“吉林一號”衛星在軌運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航天遙感信息來源。
在此次長春國際光電博覽會上,長光衛星帶來了“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的多款明星產品,并首次公開亮相“一箭41星”星箭對接模型。該火箭上面搭載了很多顆衛星,于去年6月發射成功,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射的新紀錄。
長光衛星公司展會負責人崔少偉說,人造衛星的質量越小,往往所需的發射費用就越少。高分06星是長光衛星星載一體化整星設計制造技術下的最新一代衛星,在保證0.75米分辨率的前提下,整星重量僅有22公斤,具有快速批產、智能運行等優勢。
近年來,長春市大力發展光電信息產業,制定實施了“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星光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出臺“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暫行)”,召開全市光電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推動光電信息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長春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憲昱說,在長春市光電信息產業星光培育三年行動計劃中,長春將著力打造長春新區、經開區、汽開區、凈月區和中韓示范區“4+1”光電信息產業核心區,打造國內一流的“長春光谷”。在實施路徑上,圍繞“芯、光、星、車、網”五大關鍵領域,注重發揮長春光機所、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三大策源地優勢,實施光電技術協同創新、光電產業體系培育、產業鏈現代化升級、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開放合作拓展“五大提升行動”。
長春市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市光電信息產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企業1000戶以上、規模以上企業200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200戶以上、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戶以上;到2035年,產業整體創新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電信息產業集群。
據悉,為強化光電信息產業發展保障措施,長春市在支持優質企業培育、支持新產品推廣應用、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引進培養高端人才等方面制定了20條政策措施。長春市財政每年將投入6億元以上資金,對光電信息產業發展給予支持。
“長春市將全力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把光電信息產業作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光電信息企業和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長春市市長王子聯表示。(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 11-4· 長春至大連城際間海鐵聯運快運班列10月首次實現“天天班”
- 8-29· 長春:老工業基地“新裝迎客”
- 5-30· 長春持續完善電力設施——為新能源汽車“蓄能”
- 5-13· 湖北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元大關
- 4-25· 長春客運段職工劉影榮登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
- 1-29· 虎林—長春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
- 1-29· 虎林—長春天然氣管道工程開工建設
- 1-8· 長春全面振興跑出“加速度”
- 11-16· 長春南關:為個體工商戶增服務降成本破瓶頸
- 9-7· 長春推出12條支持政策——促進影視產業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