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開行助力經濟發展有序恢復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認真貫徹疫情防控“新十條”措施、停止查驗旅客核酸證明及健康碼的同時,主動適應客流變化,有序恢復列車開行。12月8日,開行旅客列車4609列、發送旅客290萬人,分別較7日增加141列、26萬人。9日,計劃開行旅客列車5023列,預計發送旅客350萬人。12306網站售票量持續增加,鐵路客流呈現明顯回升態勢。
隨著“新十條”的出臺,全國各地陸陸續續從疫情防控的重心轉移至恢復經濟發展上來。可以看到,在被疫情困擾的三年時間里,經濟發展受到了影響,百姓的出行也受到了一定限制,人們都在盼望著何時能夠恢復的往日的繁忙景象。就在這一關鍵時期,國家不斷優化疫情防控舉措,鐵路部門也隨之出臺硬核舉措,科學有序恢復列車開行,在一天的調整過后,客貨運輸均有了顯著增長,激活經濟發展一池春水的潛在作用可見一斑。
我們都知道,在國家防疫政策剛剛調整不久,促使經濟恢復到正常狀態需要一個過程,而不是盲目求快。從中央要求科學防控,到杜絕層層加碼的“二十條”出臺,再到“新十條”的實施,無不體現了科學有序。很顯然,我們現在是要堅持以人民群眾健康為前提,而不能為了發展經濟而全然不顧。此次國鐵集團開行列車,科學實施一日一圖,為的是在精準研判客流的基礎上,有效開行列車,既能保障旅客出行,還能避免資源浪費,這種方案是科學的、是深受百姓青睞的,更是不折不扣的在踐行高質量發展理念。
在此之前,我們一直倡導的是統籌疫情防控和客貨運輸雙向任務落實,而鐵路部門也將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以“一日一圖”為抓手,科學合理開行,并延長了12306網站售票和改簽服務時間,為一些旅客提供乘車臨時電子身份證明等線上服務,讓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和脫網人群出行有了保障。如今,在“新十條”出臺后,鐵路部門仍然堅持科學精準的開行方案,為的正是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和客流變化適時調整運輸服務安排,靈活運用資源,充分發揮鐵路運輸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而鐵路運輸作為我國國民經濟命脈,長期在經濟社會穩定發展中起著壓艙石和穩定器作用。在恢復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必須要當好排頭兵、積極作為,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帶動國內經濟協調發展。隨著經濟漸漸恢復,我國各種大宗貨物運輸必然會持續攀升,對運力的需求自然也會隨之增高。那么堅持科學開行,自然也就會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以科學之策應對運輸之難,以精準之矢應對復雜局面,是再好不過的舉措了。同時伴隨著運力的科學恢復,地區經濟發展的能力也隨著增長,更為流動的中國增添了不懈動力,助力經濟社會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穩步提升。(王路路)
- 11-4· 開行特色列車 助力鄉村振興
- 7-25· 四川:科學使用回收地膜 筑牢綠色“天府糧倉”
- 7-5· K2實驗室兩款新藥獲FDA批準,這兩類患者有了治療新選擇!
- 4-18· 沈鐵開行今年首趟符拉迪沃斯托克出境旅游專列
- 3-28· 開行務工專列,奏響經濟發展“協奏曲”
- 2-29· 組織開行務工專列助河南老鄉南下北上
- 2-29· 科學組織應對元宵節后客流高峰
- 1-2· 大灣區科學論壇永久會址建設項目首塊區域封頂
- 10-16· 科學謀劃部署 精心組織實施
- 7-27· 動態開行臨客滿足旅客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