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懈奮斗 錨定交通強國綠色發展新目標
近日,據交通運輸部介紹,經過幾年努力,“公轉鐵”“公轉水”成效明顯,運輸結構持續優化。鐵路貨運量占全社會貨運量的比重由2017年的7.8%提高至2021年的9.2%;水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23.4%;沿海港口大宗貨物公路集疏運量比2017年減少超過4億噸,環渤海、長三角地區等17個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為鐵路和水運……一個個數字彰顯著交通強國建設的堅實步伐,映射著交通行業持續推動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交通,歷來是經濟發展的“開路先鋒”。《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推進大宗貨物及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和水運有序轉移,推動鐵水、公鐵、公水、空陸等聯運發展,進一步描繪了交通行業綠色發展清晰藍圖。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公轉鐵”“公轉水”,乃至多式聯運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是現代化交通的重要標志、發展方向,是構建綠色低碳運輸方式的有力支撐,能夠充分提升運輸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保障國民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據交通運輸部介紹,2021年,前三批70個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完成集裝箱多式聯運量約620萬標箱,開通聯運線路450余條,效果顯著。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應該看到,交通強國綠色發展新征程上,各種風險挑戰尤在。硬件方面,公路、鐵路、水路運輸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和建設仍然不夠協調,公鐵水樞紐場站“連而不暢”“臨而不接”等“最后一公里”問題依然突出。軟件方面,公路、鐵路、水路運輸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服務規則等“最后一厘米”問題依然制約明顯。交通運輸部介紹,下步將加快提升基礎設施聯通水平,推進運輸服務規則銜接,積極發展多式聯運“一單制”,持續推動“公轉鐵”“公轉水”,不斷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工作取得新成效。
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智慧物流不可缺席。不可否認,公鐵水各部門間、方式間、企業間、區域間信息共享機制不健全,“信息孤島”“數據斷鏈”現象仍然比較普遍。要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推動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推動交通運輸行業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便捷順暢、經濟高效、開放共享、綠色智能、安全可靠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服務體系,使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只要始終錨定交通強國綠色發展新目標,埋頭苦干、勇毅前行,“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一定能實現。(姜鶴齡)
- 6-30· 以奮斗之美綻放時代之美
- 6-16· 【奮斗者 正青春】匈塞鐵路建設者段偉:筑一項工程 交一方朋友
- 6-2· 【奮斗者 正青春】齊豐然:心系匈塞鐵路兩鬢染霜 打造中國高鐵品牌
- 5-16· 【奮斗者 正青春】堅守崗位寫無悔青春 苦心錘煉交滿意答卷
- 2-3· 以奮斗書寫最美,向“最美鐵路人”致敬
- 1-13· 接續奮斗繪精彩踔厲奮發開新局
- 6-15·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高速公路促騰飛
- 12-21· 匯聚奮斗力量 增進思想共識
- 8-20· 接續奮斗爭當交通強國海事篇建設先行
- 10-17· 武漢郵政駕駛員亮相《壯麗七十年·奮斗新時代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