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加油站”
9月3日5時,牡丹江機務段整備場上排起了長龍,相繼入庫的火車頭正在等候加油以及維護保養。
每臺內燃機車在完成運輸任務后,都要回到大本營——機務段進行加油、上砂、補水、檢查、保養、維修等一系列工作,將機車恢復到良好的使用狀態,才能再次踏上新的征程。這個整備場,也相當于火車頭的“4S店”。
今年30歲的宋洋是整備車間的一名機車整備工,在這個崗位上,他已經工作了9年的時間,他的職責就是為所有入庫的內燃機車加滿油。
“9道,和諧8184機車,加油量2000升。”整備場上油房里,宋洋正在大聲核對著加油機顯示屏上的數據,確認無誤后迅速開啟閥門按下啟動鍵,為機車加注燃油。此時,他的左手食指輕壓在加油機紅色“急停”按鈕上,目光在顯示屏和油箱口來回巡視。大約5分鐘后加油作業結束,他立即關閉加油閥門,快速來到機車油箱口,抽出油槍、擰緊油箱蓋,所有動作一氣呵成。
牡丹江機務段配屬的內燃機車使用的都是0號柴油,東風4型、8型內燃機車油箱容積達到8000升,和諧N5型內燃機車油箱容積更是達到了9000升,是普通家用汽車的180倍,加滿一箱油大概需要25分鐘。0號柴油凝點為0攝氏度,冬季時需要將燃油預熱至10攝氏度后才能加注使用。所有內燃機車還安裝了油箱加熱器,確保機車在寒冷天氣下能夠正常運行。
與汽車加油滿箱后具有自動“跳槍”功能不同,火車必須提前算準加油量。當機車入庫后,司機要與整備作業人員共同確認剩余油量,再計算出加油量,如果加油過少,可能會導致機車運行途中缺油;如果加油過滿,機車在曲線運行時可能會因油位超高導致燃油溢出。每次作業前,宋洋都要反復確認機車號、加油量,保證不加錯、不加冒。加油過程中,他始終盯控、毫不放松,如出現跑冒滴漏情況立即停機,避免造成安全隱患和經濟損失。
由于加油作業時嚴禁接打電話,每次出勤前,他都會把手機留在更衣箱。一天中,除了給機車加油,其他時間他都會守在值班電話前。當電話響起,意味著他又接到了新的加油任務。
“趕上車多的時候,動作必須要快,這時要格外認真,不能忙中出錯。”宋洋介紹說。他所在的班組共有4人,4班倒,每班1個人值守在“加油站”。今年暑運期間,鐵路客貨運量增加,宋洋平均每次當班要給50余臺機車加油,加油量達到60噸,相當于給約1400臺汽車加滿油,最忙的時候,他和班組職工都要輪換著吃飯,才不耽誤給機車加油。
胡艷波 王 燊 董治國
編后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為火車頭加油、補充能量責任重大。跟隨宋洋的腳步,讓我們了解了給火車頭加油是個24小時連軸轉的辛苦活,更是容不得半點馬虎的技術活。向這些默默為鐵路大動脈的安全暢通貢獻力量的機車整備工致敬!
- 3-31· 長江邊,一個工業縣的綠色發展“舍得賬”
- 2-3· 10個人里3個是旅居客,云南元江憑啥如此“吸粉”?
- 12-16· 首個人力資源服務業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意見出臺
- 9-30· 北京首個人才年金實施辦法出臺
- 9-23· 一個番茄的產業化之路
- 8-19· 一個西海固小鄉村,憑啥靠種地“火”起來?
- 4-25· 一個縣級市要借籃球“干大事”
- 2-1· 提前一個月搶民宿、機票,它是下一個“爾濱”?
- 1-8· 上海:一個科技獎項的“促智”之法
- 1-8· 河北:一個產業集群的“轉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