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紓困,鐵路助力流動中國增活力
近日,11部門聯手出臺紓困政策,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一時間,“助企紓困”成為熱議話題,推動困難行業恢復發展是抵抗疫情影響下的短期經濟波動,穩住經濟向好發展的重要舉措。(中國經濟報)
眾所周知,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而餐飲業更是帶動消費回升的重要動力。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想吃價廉物美的菜品,餐飲企業卻陷入了經營成本上升,民眾消費能力減弱的苦惱。今年以來,多地多次出臺“助企紓困”政策,一方面給餐飲業“添柴火”,同時也為民生保障提供了支撐。
除了餐飲業,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零售業、旅游業交通運輸業等等,均通過有針對性的稅費減免、穩崗用工、金融支持等措施為企業發展“輸血補氣”。當前,新冠疫情零星散發和小規模聚集性爆發仍是常態,對社會經濟產生的“后遺癥”不可小覷,全面激活經濟既要政策兜底、“真金白銀”的投入,還需要交通運輸的順暢流轉,為企業打通“毛細血管”,增強內生動力和發展韌性。特別是在目前消費市場萎縮的情況下,幫助困難企業“走出去”拓市場,積極打開區域外乃至國外市場無疑是紓困“良方”,這也是交通運輸業擺脫自身困境,實現與企業協同“雙贏”的正確方式。
數字背后涌動的經濟發展活力。危機會帶來失序,也會催生變革,關鍵取決于如何應對。6月23日上午,中歐班列的發源地重慶,一列滿載著電子產品、機械零件、日用百貨等貨物的列車從重慶團結村車站駛向德國杜伊斯堡,這是首個重箱折列“破萬”的城市。我們看到,自這場“意外”的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仿佛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不僅人民生命受到直接威脅,工廠停工企業停產、產業鏈供應鏈受阻、全球性通貨膨脹、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沖突危機……不安因素的累積給經濟復蘇設置了不少的“障礙”。疫情爆發初期,交通運輸被迫大面積“歇業”,開啟“綠色屬性”的中歐班列“一箱難求”,卻搖身變化“抗疫戰士”,運藥品、送物資,助力沿線國家和地區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危機”下的貿易通,使得跨境經貿往來、投融資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中歐班列也贏得了國際社會投下的“信任票”。截至目前,全國已累計開行中歐班列超過5萬列,驚人的數字背后便是民眾對對未來發展有堅定信心,合力紓困,鐵路助力流動中國增活力。
我們不禁感嘆,“鋼鐵駝隊”啟新篇,滾滾車輪向未來。中歐班列的新里程碑正好說明了面對當前形勢下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鋼鐵駝隊”所代言的“合作共贏”更是民之所望、心之所向。在激活經濟“大動脈”的路上,對內保暢助困,齊心協力推動車輪子轉起來,企業運營活起來;對外開放合作,攜手同心讓“朋友圈”大起來,共同繁榮的格局明朗起來,打通內外貿“任督二脈”,助力市場主體紓困發展,盡快實現經濟全面復蘇。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們也看到各行各業在困難面前所展現的決心和積極作為,讓我們重整行裝再出發,推動經濟持續恢復。(王唯佳)
- 9-23· 京津冀合力打造氫能人才培養生態圈
- 5-16· 凝聚合力,筑牢鐵路沿線安全屏障
- 2-29· 多方合力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
- 7-20· 合力打造長三角先進制造業集群
- 12-15· 助企紓困、實現應復盡復!河北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忙
- 10-3· 助企紓困穩就業 山西備好10個“大禮包”
- 6-27· 紓困解難 蘭州高新區為企業帶來“真金白銀”
- 6-16· 助企紓困 湖北將發放1億元科技創新券
- 5-26· 浙江:紓困政策為個體工商戶減負“增氧”
- 4-6· 東莞“紓困27條”發布 540億“大禮包”惠及市場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