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汛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
入汛以來,我國多地出現了持續降雨,暴雨致使多地發生洪澇災害,接連不斷的汛情、災情讓防汛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工作更加繁重,也給交通運輸部門的防汛工作帶來了挑戰。
防汛工作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需要社會各級各部門形成防汛聯防機制,勁往一處使,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重要指示精神,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做好防汛救災工作,守住安全的底線。
從新聞報道中可以看到,包括鐵路在內的交通運輸部門根據降雨情況,啟動了不同級別的防洪應急響應,黨員干部下沉一線包保防洪重點地段及防洪薄弱點,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夯實防汛責任,并細化到最小單元,確保遇到突發事故能夠果斷處置、有效應對。
防洪防汛進入關鍵期,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決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全力以赴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在防汛救災一線筑起一道牢不可摧的堅固堡壘,用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守護著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當前,做好防汛工作要上下“一盤棋”。人心齊,泰山移,現如今我國的公共安全形式復雜多變,相應的應急管理體系也在不斷優化。過去的一件件公共安全事件都給我們留下了應對災害的歷史經驗,各地區各部門要秉持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實好防洪防汛工作各項要求和具體措施。盡管今年汛期提早到來,贛閩兩省的降雨量較于往年只增不減,但只要大家擰成一股繩,科學預判、精準施策、嚴抓落實,就一定能有效應對此次防汛大考。
當然,我們的鐵路防汛工作要汲取教訓、補齊短板,及時發現存在的“盲區”,在防汛工作中格外關注建筑物的排澇能力、土壤的蓄水能力,“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時無備”,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搶險救災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在面對險情時能夠上得去,頂得住。要學會運用好現代化防洪科學技術,實現“人防與技防”無縫接合;在汛期要強化對防汛薄弱地段的巡查、值守的同時,運用無人機航拍檢查、遠程自動監控、電子圍欄等科技手段,為鐵路防汛再加一把“安全鎖”。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防汛工作可謂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不敢有絲毫懈怠,在急難險重的任務面前,廣大干部職工更能展現“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和使命感,筑牢防洪防汛的安全堤壩。(匡善華 羅晶)
- 8-1· 提升防洪能力 確保平穩度汛
- 7-26· 河南:防汛搶險救災運輸車輛全省高速公路免費
- 7-22· 防汛應急,河南省救援電話匯總
- 4-30· 汛期防洪“急急如律令”
- 6-20· 抓實防洪管理確保鐵路安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