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國企混改擦出新機制“火花”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沈陽市近年來積極穩妥推進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2018年以來,東北制藥、北方重工、中興商業三家老牌國企先后混改,入主的均是同一家企業——遼寧方大集團。
當老牌國企遇上大型民企,究竟會擦出怎樣的新體制機制“火花”,激起怎樣的生產經營活力?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走進這三戶企業,尋找“混改”之變。
班組“賽馬” 干到就能給到
走進北方重工重大部件分廠重大部件機加車間,機器轟鳴、吊車往復,一個個固定在加工臺上的部件動輒10多噸重,正被一臺臺大型機床切削成設計的樣子。
站在一座兩層樓高的七軸五聯動數控龍門車銑機床旁,銑工佟海龍說:“操作這種大型機床絲毫馬虎不得,你大撒把,產品殘次率就會增加。”佟海龍說,現在公司對每個部件都給定加工費用,每個班干下來,完成的工時數,掙得的工時費,都是一目了然,調動了工人們的積極性。
“每個工作性質類似的車間、班組還會進行‘賽馬’,排在前面的有獎,排名末尾的考核。”佟海龍說,他們這臺機床已多次拿下分廠的“高產床”,班組每人每月拿到了300多元的“賽馬獎”。
比學趕超、全員“賽馬”,在新企業形成“前有金山,后有老虎”的爭先氛圍,是混改帶給三家企業的明顯變化。全新體制機制下,企業承諾“說到做到,干到給到”“獎勵不會封頂”,努力以科學、精準的考核激勵,最大限度激發員工創新創造。
對員工有效激勵,關鍵要看企業能否體現多創多得、結果導向。
混改后,東北制藥制定了21個專項獎勵方案,包括創新創效類14項,堵塞“跑冒滴漏”類4項,其他專項獎勵3項。至今,公司共專項獎勵員工3500多萬元。
混改后,東北制藥的員工特別是業績突出骨干人員收入均有大幅增長。“我們大部分研發人員的收入比起混改前基本翻番了。”東北制藥研究院院長劉素娜說,“混改前項目獎勵額度低,現在大幅提高,產品新藥上市還能按比例提成。”
在干到就能給到的激勵機制下,主動干事兒、干成事兒的人越來越多。北方重工法律事務部員工李健即將退休,但他去年只身前往新疆的客戶公司。疫情期間,封閉在項目工地的20多天里,他硬是討回了客戶拖欠公司近6年之久的100多萬元欠款。
公司也沒有虧待李健。去年首期按照制度獎勵,他獲得數萬元獎金,后期經年終匯算后還會有一筆獎金。混改以來,北方重工已清回欠款近6億元,其中很多都是之前幾乎放棄了的“死賬”。
人崗適配 干不好真得下來
“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原來是講在嘴上的口號,掛在墻上的原則。現在真正落實到了行動上,干不好真得下來!”東北制藥一位廠長感慨道,兩年前他因為工作任務執行不力被免職,到企業“素質提升中心”接受再培訓。
遼寧方大集團入主企業后,首要一條就是完全信任和依靠原企業的干部員工隊伍,當然在此過程中也在給各級干部壓擔子、嚴考核,真正用業績說話。以中興商業為例,董事長的考核被細化為28個得分項和1個否決項,在高層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方案中約定否決性指標6項,專業考核指標4項。一旦出現重大工作失誤或者完不成考核業績,根據情節,公司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否決公司高管的年度績效考核工資,甚至降職、免職。
東北制藥人力資源部部長張楠說,考核體系的改革,一來是讓企業中高管理層有危機感和緊迫感,二來也是為了將不適合現有崗位的管理者篩選出來,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盡快實現人崗適配。
混改以來,東北制藥有36人進入素質提升中心,其中高層管理者6人。北方重工僅2021年就進行了24次中層干部調整,也有公司高管因為業績不達標,調整為部門普通員工。
混改之初,對于習慣了老國企氛圍的干部來說,進“素質提升中心”絕對不是件光彩的事。而今,卻也有許多管理人員走出這里,重新回到甚至步入更高管理崗位。
2019年10月,因為在北方重工重大部件分廠副廠長任上沒有及時安排好關鍵產品件加工任務,成云國進了公司“素質提升中心”。在這間擺放書桌座椅、書籍資料的學習室,成云國每天自學公司規章制度,閱讀管理書籍,學習機械制造知識……四個半月后,他帶著10多萬字的學習筆記、心得體會和工作設想申請重新上崗,通過公司考察走上了重大部件分廠黨支部書記兼副廠長崗位。
“那段時間心特別靜,也從來沒有這么認真地系統學習過。”回顧那幾個月,成云國絲毫不避諱自己的經歷,反而認為是一次再調整、再充電的機會,“不僅思維方式和管理方法轉變了,而且學習的機械制造知識現在也派上了用場。”
暢通“下情上達”和“上情下達”
“疫情期間全市公交、地鐵暫時停運,但我們公司的超市還堅持營業保障供應。大廈領導能否考慮暫時打開超市西門空地,給疫情期間自駕上班,但未辦理內部停車卡的員工臨時停車?”3月28日上午9點多,中興商業員工論壇上,有員工發帖提出建議。
不到12個小時后,當晚8點半,這則帖文下方就公布公司保衛保障部的回復:“疫情期間為方便員工出行,此區域允許未辦理內部停車卡的員工臨時停車。”
設立員工論壇傾聽員工心聲,是方大集團通行做法。中興商業辦公室主任孫旭東介紹,員工可隨時登錄論壇反映企業的大事小情,“一線收入分配不公、后勤服務保障不力、管理上的跑冒滴漏等,只要不發表違法違規言論,即便有心里想不通的事兒,在上面吐槽,發發牢騷也可以。”他說,公司規定對論壇上的留言“件件有回音”,回復期限控制在48小時以內,并且急事要急辦,合理意見馬上整改,不合理意見也要做好解釋說明。
小小論壇架起了每名普通員工與企業高層信息互動的“連通橋”。論壇相當于一個曝光臺,各分廠、車間、班組哪個環節出問題,只要有人反映,上至公司領導、下至普通員工,大家都看得到,后面緊跟著就是整改、追責。有了這樣無處不在的監督,誰還敢胡亂作為?
除了設立論壇“下情上傳”,三家混改企業還引入遼寧方大集團相對高效、系統、完整的督辦機制,促進“上情下達”。據了解,對上級各項工作建議和公司各項重要決定,企業辦公室均以督辦形式下發至相應公司領導及承辦部門。
“以前交辦一件事,拖一拖、等一等。時間一長,可能不了了之。現在如果沒有落實結果,永遠銷不了號。”北方重工辦公室主任孟研說。
- 4-28· 國鐵沈陽局多措并舉保障春耕物資運輸
- 4-28· 國鐵沈陽局優質服務助力春耕物資高效運輸
- 4-28· 國鐵沈陽局優化調度指揮和運輸組織方案 跑出春耕物資運輸“加速度”
- 4-28· 國鐵沈陽局拓寬品牌線路貨源市場 大連至長春城際集裝箱班列實現圖定開行
- 4-14· 國鐵沈陽局上新“短途版”煤炭專列
- 4-14· 國鐵沈陽局統籌運力資源 優化“北糧南運”運輸組織
- 4-14· 國鐵沈陽局為吉林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
- 4-14· 國鐵沈陽局釋放貨運通道運能 保障重點農用物資運輸
- 3-24· 國鐵沈陽局首列型砂物流總包集港專列開啟“海鐵聯運”之旅
- 3-24· 國鐵沈陽局大連物流中心開行今年首趟氧化鋁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