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經開區:數字賦能 產業轉型添動力
數字化賦能產業為貴陽經開區高質量發展打造全省新型工業化排頭兵注入強大動力。
作為推動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貴陽經開區圍繞“強省會”行動部署,形成了以先進裝備制造業和電子信息制造業為主導產業、以新能源汽車為特色產業的“兩主一特”產業發展定位,如今,數字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案例在該區比比皆是——
先進裝備制造業初步形成以航天電器、航天控制、詹陽重工、盤江煤電等龍頭企業為引領,以航空航天、工程機械及能礦裝備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先進裝備制造業規上企業達40余家。
電子信息制造業形成了貴陽海信、新曙光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集聚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10余家,呈現出龍頭企業示范引領、上下游企業緊密配套的態勢。
新能源汽車產業初步形成以奇瑞萬達、貴航股份、普天物流等龍頭企業為引領,涵蓋汽車整車制造、汽車零部件生產的產業發展體系,汽車及零部件規模以上企業達10家。
從傳統制造走向智能制造,再走向全面數字化,傳統與現代和諧共生。數字技術應用已經在這里生根發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瞄準產業方向 夯實發展基礎
刷臉進出小區,車間智能生產,手機辦理個稅……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成為激發經濟增長的新動力,貴陽經開區通過加快布局與建設,以5G賦能產城融合,引領新基建發展。
由中科軟數牽手杭州數瀾共同建設的數字孿生城市指揮調度平臺,通過全區城市管理和設備感知數據,按照社區、產業、商貿、生態、交通、市政、政務七大主題進行可視化展現,并對異常信息進行預警、通知、派單、處理、跟蹤和統計。目前,該平臺已連接了19000多個物聯感應設備,形成城市物聯感知網。依托該平臺的建設,目前該區已對37個小區進行了智能化改造,從門禁到高空監測、消防、空氣質量監測等一系列數據都可以通過傳感設備實時傳輸到平臺上,社區管理變得更加“智慧”高效。
“數據中臺相當于城市的‘數據大腦’,數據的存、通、治、用都離不開它。”貴陽索菲云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樂巍表示,中臺始終圍繞新基建萬物感知、廣泛連接、存算一體、數字安全四大領域推進該項目建設,通過數據中臺這一城市“數據心臟”,不僅可以為各個領域賦能,讓群眾享受更優質的服務,還可以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為管理者提供解決問題的“智慧”方案,從而實現資源合理、高效配置,形成問題處理閉環,提高城市治理效率。
為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數字底座。貴陽經開區新基建一期項目中工業互聯網、社區智能化、市政智能化、交通智能化、生態環境智能化、算力中心、數據中臺、數字孿生城市安全、數字經開展示體驗中心等9個子項目如今已實施完成。
利用數字技術 賦能產業升級
“通過智能化改造,公司在全國建立起第一條智能制造及智能倉儲一體化智能線纜生產線,并自主研發建成無人化立體倉庫,同時搭建起工業設備物聯網平臺和OSC數據協同工作中心。”貴州玉蝶電工股份有限公司電工品質部部長朱正斌告訴記者,OSC數據中心匯聚了所有設備、產線,以及從訂單到銷售的所有數據,使企業管理更加精細化、高效化,產品不合格率從之前2%降至如今的0.7%。
數字經濟是貴陽經開區重點打造的“百億級”產業集群之一。
貴陽經開區圍繞數字經濟重點產業及數字化應用場景,重點發力,以應用為牽引,大力發展智能終端、新型電子元器件和服務器制造等產業,加快打造提升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鏈和產品層級。著力培育航天電器、海信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打造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集群;深入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深度融合,重點打造一批綠色化、智能化融合試點示范。重點推動浪潮大數據產業園、信通達數字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形成PC服務器、大數據一體機、數據壓縮設備、可穿戴設備、網絡通訊設備等產品制造能力。今年一季度,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6.45億元。
切實加強政策宣傳和指導服務,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各級政策支持,重點組織開展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開展“千企改造、一企一策”獎勵資金的申報及省市補助資金申報。2021年,累計為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爭取區級工業發展資金1297.07萬元、省市補助資金1005.89萬元。同時,發揮基金賦能作用,強化企業培育力度。
發揮聚群優勢 聚力延鏈補鏈
2016年至今,貴陽經開區成功舉辦六屆大數據及網絡安全實網攻防演練。
按照“統籌規劃、多級聯動、協同實施”的原則,以貴陽靶場為切入口,通過靶場功能的完善,提升靶場服務能力,推動貴陽國家大數據安全靶場建設,延伸大數據安全產業鏈,進而推動產業發展。
以貴陽靶場為橫向,其他行業級靶場做縱向,橫縱串聯全國靶場和其他重要城市,構建貴陽靶場為中心節點的“靶場群”,輻射省外人工智能、信創、工業互聯網、跨境數據、物聯網、金融、能源等分靶場,密切貼合各地經濟發展戰略與產業生態格局,形成管理規范、靶標互聯、資源共享、能力多樣、分工協作的靶場群。
加快推進國家大數據及網絡安全示范試點城市建設,構建安全可靠的大數據安全體系,全面提升大數據安全保障能力。緊緊圍繞新國發2號文件要求,重點推動貴陽靶場一期功能系統提升,啟動數字孿生城市靶場建設,并對現有靶場系統進行等保三級測評工作。目前,貴陽靶場已具備網絡空間安全攻、防、測、感、研等能力,首創了實網攻防的“貴陽模式”,為國家“護網行動”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
通過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營的方式,依托貴陽靶場攻防技術能力,推動產業向市場化運營拓展。目前,合作項目有茅臺集團、深圳廣發集團數據安全管控體系等。并圍繞新基建,逐步向經開區、花溪區相關領域拓展。目前,合作項目有“雪亮工程”、“平安在線”、政務服務中心項目、經開區安全體系建設項目、綜合執法“精細化”管理項目、石板現代商貿園智慧園區項目等。逐步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遠程檢測模式和跨區域數據安全聯動機制,打造具有區域特色、技術先進的數據安全服務高地。
鶴庭凈水:
讓更多的人喝上健康的水、喝好水
5月11日,在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向社會公示的173家入選貴州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庫企業名單中,貴州鶴庭沃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入選。
1995年,上海鶴庭凈水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是國內最早從事集直飲水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公司。2014年,看到貴州大數據發展的美好前景,馮銳從上海來到貴陽經開區創業,注冊“鶴庭”商標,并于2016年成立貴州鶴庭沃德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和鶴庭科技有限公司。
“我們是專業做高品質管道直飲水的企業,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是中國最早將大數據物聯網技術應用到凈水終端的高新技術企業,水質實時監測和主動售后服務技術行業領先。”貴州鶴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鶴庭凈水)董事長馮銳說,作為貴州省管道直飲水民營龍頭企業,憑借可靠的技術,務實、真誠做事態度,得到各級政府和用戶的支持肯定。
“讓更多的人喝上健康的水、喝好水。”馮銳說,公司著力于建設和發展管道直飲水改善基本民生,做好以點帶面建立管道直飲水示范小區,參與了地方管道直飲水標準的編寫和申報,并于今年1月獲得貴州省《管道直飲水系統建設及管理衛生規范》團體標準,與此同時,通過全國領先的智能物聯網“凈水云技術+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實現水質實時監測向用戶提供超國家標準的安全飲用水。
“通過提供集軟硬件于一體的智能凈水服務,讓水質實時‘看得見’。”鶴庭凈水成為我省第一家獲得原國家衛計委頒發批文的凈水生產制造企業,因為鶴庭凈水“物聯網云計算”、“水質實時可視”、“24小時云平臺管家主動服務”以及覆蓋全國的安裝服務能力在市場廣泛運用,并被“中國質量認證監督管理中心”和“中國企業信用評估中心”聯合推介為《質量、信用雙保障示范單位》和《綠色環保推廣產品》,在全國優質品牌,美譽度,知名品度推廣活動中,榮獲《全國凈水行業市場用戶首選品牌》。
鮑翊平:
政府支持讓我們受益良多
“這兩年,感謝貴陽經開區的鼎力支持,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是貴陽經開區天使投資基金投資幫我們解決了資金難題。”
回憶公司落地貴陽這幾年,貴州華云創谷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鮑翊平滿是感慨。創建于2017年的華云創谷是一家由部隊轉業干部人才團隊創辦的高科技創新型企業,五年時間,公司拔節成長,如今已成為貴州本土成長起來的省內唯一一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研發信息安全的大數據企業,目前,已經獲得“高新技術企業”“雙軟認證企業”“專精特新培育企業”。
“公司的發展始終致力于大數據跨網交換、安全管控、備份歸檔,提供分析處理產品及應用方案,目前主要是圍繞國家黨政軍等職能部門、重要企事業單位的內網和外網數據交換安全性不高、效率低等主要痛點,深耕跨網邊界安全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鮑翊平表示,華云創谷團隊的核心研發人員都是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自主擇業的博士及科研技術骨干,從事安全產品研制及相關工作20余年,對網絡安全領域有著獨到的前瞻性研究。
“因為有省市相關單位的鼎力支持下,我們自主研發、國內領先的中高速數據安全交換設備—華云激光擺渡系統,解決了跨網數據安全傳輸的問題。”鮑翊平表示,激光擺渡系統利用高速空間激光通信技術,將數據轉化為光信號進行無線傳輸,解決了過去傳統傳輸手段效率低下的問題。同時,系統還可擴展量子密鑰系統,形成了從物理域、電氣域、數據域、協議棧實現多層次多域綜合立體防護,為數據傳輸保駕護航。
“回望過去這兩年,在疫情持續反復、宏觀環境嚴峻復雜的背景下,公司的核心產品和方案在軍隊重大項目、地方公安、紀檢、海關、不動產中心等單位都得到廣泛推廣應用。”鮑翊平說,政府給予的項目機會與政策支持讓公司發展受益良多,未來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發展,他非常看好貴陽經開區。
手記
數字經濟激發創新活力
數字經濟最大的資源和要素無疑就是數字和數據。
通過關鍵技術和核心產業,把消費、生產、服務過程中所創造的數據變成生產要素,從而提供新服務、新應用,這就是數字產業化。
數字經濟具有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不僅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數字經濟可以有效擴大消費需求,激發投資活力,提供新的就業崗位,是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聚焦“兩主一特”等重點產業,著力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可以說,數字技術正在驅動傳統的產業發展范式持續創新,賦予傳統產業新的生命力。
發展中進一步優化數字經濟產業結構,貴陽經開區這些年讓更多的企業在數字技術中受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羅文福
- 12-12· 哈爾濱經開區:發力低空經濟 競逐萬億新藍海
- 7-1· 北京經開區引導金融資本賦能產業創新
- 6-20· 貴陽綜保區校地聯合 破解電商人才引育難題
- 6-1· 成都經開區營商環境建設再進階
- 3-27· 長春汽開區:優化營商環境助汽車業“上臺階”
- 2-21· 重慶經開區:“空城”變新城 “包袱”變財富
- 12-15· 貴陽綜保區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 10-20· 貴陽高新區獲批貴州省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 8-25· 貴陽繁榮夜間經濟 促消費復蘇升級
- 8-18· 貴陽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培育城市商業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