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經開區:創新驅動 數智賦能
“數”融百業,“智”匯萬物。在貴陽經開區,隨著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大數據應用于各個場景,賦能各個行業領域,實現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成為新型工業化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
“智”能生產促發展
5月底,走進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麻花針自動化車間,一排排自動化生產設備正繁忙作業,一根根小小的麻花針經過繞線、點焊、沖胖、壓接、篩選等工序,從自動化生產線上誕生。同時,這些麻花針的生產數量、質量狀況等數據,通過大數據手段實時更新、精準調整,生產效率和合格率實現極大提升。
區別于一般產品,航天電器的產品特點是小而精。作為航天電器核心產品之一的麻花針更是如此,它被廣泛應用于高端連接器,是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中通信系統、信號傳輸及處理、數字音視頻處理設備、各類終端設備等發展的基礎。
“麻花針雖小,但工藝卻十分復雜。”貴州航天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周靖波說,因麻花針最小直徑只有0.2毫米,傳統手工生產難度極大,且質量難以得到保證。
“麻花針車間的數字化改造工作從2013年開始,通過自主研制麻花針自動化生產設備,我們實現了麻花針生產全部工序的自動化改造。”周靖波說。
數據顯示,改造之后,麻花針車間生產人員由60人降低至15人,產品月產量由200萬件提升至1300萬件,產品整體合格率由80%提升至95%以上。通過三期自動化生產設備技改提升,真正實現提質、降本、增效。
與此同時,麻花針車間通過設備聯網改造,實現產品生產數據、質量數據和設備狀態等數據實時采集,并結合數據分析結果大力開展管理創新,設備利用率提升30%,產品生產效率和質量一致性大幅提升。
長期以來,航天電器致力于智慧企業建設,經過半自動化、自動化、數字化階段,逐步走上了大數據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道路。“接下來,我們將致力于把航天電器打造成真正的‘智慧’企業,把研發、生產、銷售等方面的大數據實現綜合應用,助力企業科學決策,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周靖波說。
航天電器的發展是貴陽經開區促進大數據與工業深度融合的一個縮影。
為推動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特別是大數據與工業的深度融合,貴陽經開區出臺《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四五”時期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專項規劃》《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關于實施倍增行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工業大突破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加快部署和發展工業互聯網應用,支持工業企業開展設備、生產線數字化改造,推動工業向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融合升級,培育智能制造先行企業,打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讓數字賦能工業企業智慧轉型。
“網”聯萬物提效率
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裝車間里有一塊電子屏幕,各工段設有高約一米的終端一體機,這是奇瑞萬達在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等不利因素影響下依然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的“秘密武器”之一。
“這是我們的生產現場管理系統,是公司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子系統之一。”奇瑞萬達IT信息中心經理姚永琪說,電子屏幕可實時顯示當天的生產進程、生產數量等信息,當出現異常時,可通過終端一體機發出警報,警報一經發出,所有人員都能看到,可以倒逼問題解決、提升質效,大大提升生產和管理效率。這就是奇瑞萬達通過自主研發適配自身發展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該公司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新能源汽車遠程監控服務平臺上,姚永琪任意點開一臺車輛信息,就能看到車輛的儀表盤數據,包括車速、電量、電機、電池等數據信息。“平臺能采集近5000輛新能源汽車的信息,每10秒更新一次,基本達到實時監控。”姚永琪說。
據介紹,奇瑞萬達從2017年開始研發新能源汽車遠程監控服務平臺,通過該平臺可以實時監控車輛運行狀況,為車輛安全預警。同時,通過分析和整理傳來的車輛數據信息及路面環境信息,一方面可以對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進行分析,提供個性化服務,另一方面能為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生產提供指導意見。
“正因為將產、供、銷、研各個環境的數據都接入同一平臺,打通數據‘孤島’,實現了數據的綜合應用,奇瑞萬達的生產及辦公效率有了明顯提高。”奇瑞萬達運營總監李洪達說。
數字時代,轉型是大勢所趨,而工業互聯網讓貴陽經開區的企業在做效益加法、成本減法中找到了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徑。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讓中小企業不掉隊,貴陽經開區也在積極探索搭建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系統構建工業互聯網網絡、平臺、安全三大功能體系,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加快制造業數字化進程。
創新驅動興產業
每天,貴州玉蝶電工股份有限公司3號車間的電線電纜智能生產線都在全力運轉,但從取料、生產,到檢測、包裝,再到碼垛、運輸等各個環節,卻很少看到工人的身影,幾乎都是機器設備自動智能完成。這歸功于企業的創新驅動、智能生產。
“2018年,玉蝶電工退城進園,在小孟工業園建成玉蝶電氣工業生產基地,建成全國首條智能制造及智能倉儲一體化智能線纜生產線,并自主研發建成無人化立體倉庫。”玉蝶電工品質部經理朱正斌說,此外,玉蝶電工還搭建工業設備物聯網平臺和OSC數據協同工作中心,為車間裝上數據大腦。
經過系列改造,原本的6道工序合成1道工序,生產人員由132人縮減至70人。同時,OSC數據中心匯聚所有設備、產線,以及從訂單到銷售的所有數據,使企業管理更加精細化、高效化。這讓玉蝶電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明顯優勢,銷量穩居省內行業第一。
一直以來,貴陽經開區以“數據驅動創新、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堅定不移實施大數據戰略行動,加快大數據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打造更加豐富的大數據應用場景,持續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提升數字化治理。
為支持企業轉型升級,貴陽經開區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抓手,加強頂層設計,先后制定了關于實施倍增行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工業大突破的實施方案、“強省會”行動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等政策,為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明確方向。借助“千企改造”工程、“萬企融合”行動等,深入推進大數據與工業的融合發展,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
同時,貴陽經開區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數字技術向各領域全面拓展,深度融合,重點打造了一批綠色化、智能化融合試點示范。目前,貴陽經開區工業互聯網項目已基本完成,項目覆蓋企業93家,工業互聯網平臺完成40個產品開發和部署,并上線運行。2021年,航天電器、百訊智匯等5家企業項目榮獲省級工業互聯網融合標桿項目;貴材創新、中煤盤江、奇瑞萬達、貨車幫等7家企業項目榮獲“萬企融合”大行動2021年度省級融合標桿項目。2022數博會期間,由貴州華云創谷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省部共建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研發制造的“國產可信數據安全交換平臺”正式對外發布,其核心產品受到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的廣泛關注和報道。其產品廣泛應用于黨政系統、軍隊系統、軍工單位等領域。
此外,該區切實加強政策宣傳和指導服務,積極幫助企業爭取各級政策支持,重點組織開展電子信息制造業企業開展“千企改造、一企一策”獎勵資金的申報及省市補助資金申報。
下一步,貴陽經開區將著力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著力抓好企業服務保障,圍繞市場主體、項目、企業強化服務,以“一企一策”等方式幫助企業精準解決難題,持續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充分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活力,助力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李春明 顧林晗
- 12-12· 哈爾濱經開區:發力低空經濟 競逐萬億新藍海
- 7-1· 北京經開區引導金融資本賦能產業創新
- 6-20· 貴陽綜保區校地聯合 破解電商人才引育難題
- 6-1· 成都經開區營商環境建設再進階
- 3-27· 長春汽開區:優化營商環境助汽車業“上臺階”
- 2-21· 重慶經開區:“空城”變新城 “包袱”變財富
- 12-15· 貴陽綜保區獲批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 10-20· 貴陽高新區獲批貴州省數字服務出口基地
- 8-25· 貴陽繁榮夜間經濟 促消費復蘇升級
- 8-18· 貴陽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 培育城市商業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