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歐班列催生更多經濟熱點
據新華網3月9日報道,福建省首家中歐班列進口商品保稅店8日在福州火車站正式營業。依托不斷織密的中歐班列國際物流網,中歐班列從前端運輸延伸到了終端消費市場,催生物流業與商業銜接的新業態。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持續落地,國外商品源源不斷運往國內,進口保稅店在人流集中的火車站陸續開張營業。從消費者層面來看,處在信息時代的人們往往愿意為新奇、品質好等有特點的商品買單,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我們經濟條件逐步變得優越,更加注重消費體驗。有關數據顯示,中歐班列開行十多年來已經催生出多個經濟熱點,進口保稅店就是其中之一。
分析來看,中歐班列進口保稅店的優勢在于品類繁多、貨真價實。以福州火車站進口商品保稅店為例,從美妝衛護、糖果酒水等200余類1200個單品,到所售商品均采用 “RFID”防偽技術實現全程追蹤、溯源,再到保稅店價格比一般渠道更加實惠……不僅體現出銷售方服務模式和項目的創新,也體現出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不斷更新升級。這些創新和升級,將轉化為更大規模的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以此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
中歐班列帶來的經濟效果遠不止于此。中歐班列有著覆蓋沿線地域廣、運輸承載量大、運輸成本較空運低、運輸時間較海運短、受天氣因素影響小等諸多優勢。在新疆,阿拉山口具有的中歐運輸的交通優勢,吸引了百余家企業先后落地;在廣東,珠三角地區企業制造的空調、冰箱、路由器等家用電器不斷通過中歐班列發往歐洲各地……中國大江南北不斷發揮中歐班列優勢,截至今年1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突破5萬列,年運輸價值提升至749億美元。“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絕于途”的景象在中歐班列上深刻體現,可以說,中歐班列已經成為經濟貿易往來的快車道,帶動著中國不斷對外開放和發展。
展望未來,乘勢而上,要加速對外開放與經濟發展的融合,中歐班列是落腳點之一。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8.1%,經濟規模突破11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龐大的數據背后,是中歐班列把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商品互通、廠商落地、合作創新等詞語變成經濟發展的現實。我們期待,中歐班列催生更多經濟熱點,擘畫一幅大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圖景。(謝廖全紅)
- 1-20· 西安中歐班列開行量超過25000列
- 1-20· 中歐班列跑出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9· 中歐班列跑出吉林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2· 中歐班列新突破,澎湃發展新動能
- 12-2· 中歐班列跑出開放加速度
- 11-18·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破十萬列 “鋼鐵駝隊”邁上新臺階
- 11-18· 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0萬列 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 貨值超4200億美元
- 9-19· 中歐班列連續6個月單月開行數量突破1600列
- 8-29· 中歐班列“東通道”通行量突破3萬列
- 8-22· 中歐班列“東通道”通行量突破3萬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