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噪聲污染治理中感受出行體驗更美好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將于今年6月5日起施行。然而“悄無聲息”的高鐵環境,就在我們身邊。京雄城際鐵路途經的固霸特大橋上,一條800余米的隧道格外引人注目,高鐵駛過的噪聲及路面反射的噪聲將隔離在聲屏障內。(2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噪聲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噪聲的定義是什么呢?凡是引起人煩躁、或者音量過強而影響人體健康的聲音就稱之為噪聲。噪聲主要來源于交通噪聲、工業噪聲、建筑施工噪聲、社會生活噪聲。而交通噪聲屬于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噪聲不僅會對神經系統和血管系統造成危害,引發和加重心血管病、損害兒童的大腦還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噪聲危害已成為繼空氣污染之后的人類公共健康第二殺手。
“無縫鋼軌”分離“火車咣當”。從前人們坐火車時,經常聽到“咣當咣當”的聲音,那時鐵路鋪設的都是短鋼軌,每根長度只有12.5米,而鋼軌之間預留的縫隙會使列車在行駛中會產生震動和噪聲。以成都到貴陽的G2195次列車為例,在全程運行的3小時28分車程里,如果陪伴乘客的不是和諧舒適的廣播聲,而是“咣當咣當”的噪音聲,試想一下當時的心情會是如何。連續長時間的在噪聲下,會造成聽力受損,心情煩躁。為滿足乘客平安健康出行需要,鐵路部門通過鋪設無縫鋼軌,通過減振降噪,保證列車平穩運行的同時保護乘客聽覺,提升乘客出行舒適度。
“隔音隧道”建立“分貝屏障”。2021年6月21日,京雄城際鐵路固霸特大橋區段的“隔音隧道”一時間成為大家的熱談。因為這座長847.25米的全封閉聲屏障能讓列車在經過時將環境噪聲降到20分貝以下。以40分貝作為分界線,40分貝以下對人體無不良影響,反之數字越大影響越大,要知道一般的說話聲就能達到60分貝。當高鐵列車以350公里的時速通過大橋時,會產生極強的氣流,輪軌摩擦、車體與空氣摩擦也會產生強烈的噪聲,這條“隔音隧道”有效的阻止了噪聲污染的產生,真正做到高頻、高速、低噪聲,為沿線居民帶來便利的同時,消除環境噪聲對他們的影響。
“靜音車廂”隔離“出行噪聲”。大聲接打電話、熊孩子嬉戲打鬧、手機聲音外放,在乘車時聽到這些噪聲,筆者可以想象有人會選擇忍耐也有人選擇對抗,前者可能會在下車后委屈的吐槽這段糟糕的旅行,后者或許會通過制止得到短暫的安靜,又或許制止后和對方爭吵不休甚至大打出手。為了避免這些因噪聲而產生的不愉快,鐵路部門推出的“靜音車廂”,有效地隔離了噪聲擾民這一問題。大家在購票的時候自主選擇“靜音車廂”,并自覺遵守“靜音約定”,車廂內除了有靜音標識,還在每個座位網兜后擺放了“服務提示卡”,負責餐品小車的乘務員在進入“靜音車廂”也會停止介紹,只有當乘客提出詢問和購買意愿時,才會小聲回復。“靜音車廂”讓乘客遠離擾民的噪聲,提供了安靜舒適的環境。
在我國生態環境逐步向好的過程中,不受噪聲污染,已經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鐵路部門也在不斷提升技術條件,升級特色服務,并在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妥善處理公共利益,告別噪聲污染,讓旅客獲得平靜與安寧,讓高鐵沿線居民獲得幸福感。 (徐顯歡)
- 1-14· 11部門發文柴油車污染治理 2019快遞量將達600億件
- 11-27· 快遞包裝污染形勢嚴峻 包裹減負勢在必行
- 6-4· 快遞業要想撕掉“污染”標簽,技術是硬商
- 5-29· 中國快遞要想撕掉“污染”標簽不差技術差什么?
- 4-9· 快遞包裝新物種!一個氣泡袋減少42%的環境污染
- 3-13· 快遞包裝污染如何治理 全國人大代表張近東開“藥方”
- 1-29· 紙箱、膠帶污染環境 快遞包裝何時才能“綠”起來?
- 1-22· 快遞外賣加劇白色垃圾,發改委正研究防治塑料垃圾污染政策
- 9-25· 節日禮品浪費嚴重 過度包裝污染環境還污染人心
- 9-12· 快遞行業面臨污染問題 減少快遞、外賣污染關鍵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