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雙碳”目標,推動鐵路低碳轉型
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舉行“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國家鐵路局科技與法制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忠剛在回答中國證券報記者提問時表示,“十四五”時期,鐵路行業要對標國家“雙碳”戰略目標,制定鐵路行業碳達峰行動方案,推動鐵路領域低碳轉型。
實現“雙碳”目標,科技創新必須是先導。堅持目標導向,推動科技強國、自主創新。從鐵路部門十四五規劃可以看出,未來鐵路將逐步擺脫對外部能源進口的依賴,各項能源產業將從資源屬性切換到制造業屬性,大力開發自主知識產權新能源動車組列車、重載列車、高速輪軌貨運列車等裝備研制都要實現重大突破,這對鐵路來說既是機遇也將是一份重要的挑戰。從近期來看,鐵路電子客票、高寒高鐵順利通車、冬奧會科技列車、高鐵暢享5G信號,以及電子臨時乘車身份證明等惠民的科技創新舉措,有力助推了低碳轉型目標。
實現“雙碳”目標,推動實現公轉鐵運輸。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實現綠色低碳生活,選擇鐵路出行就是很好的綠色交通工具。尤其是經歷了電氣化升級改造的機車,幾乎達到了“零排放”,節能環保優勢較公路運輸差異明顯。在打造鐵路大通道方面,加快完善“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目前我們已經突破技術壁壘,自主修建了高寒高鐵,并成功通車,在下一步規劃中將進一步加快推進川藏鐵路建設,著力填補西部鐵路“留白”。正如鐵路十四五規劃中所述,預計202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6.5萬公里左右,其中高速鐵路(含部分城際鐵路)5萬公里左右、覆蓋95%以上的50萬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形成“全國123高鐵出行圈”。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高鐵“公交化”開行,“慢火車”往來大山深處,讓人民出行更便利,不僅拉近了城市的距離,也降低了碳的排放量。
實現“雙碳”目標,發揮鐵路比較優勢。鐵路作為國家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和運輸骨干,具有大能力、低成本、節能環保等技術經濟比較優勢,在綠色可持續發展中擔當了重要角色,優先選擇鐵路運輸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也為低碳運輸貢獻了力量。在發揮比較優勢方面,鐵路大力推進鐵水、鐵海、鐵空等多式聯運,推進能源、信息、交通三網融合,有力推動大宗貨物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向鐵路轉移。
實現“雙碳”目標,開展“碳達峰”全員行動。從宏觀處著眼,從細微處入手,實現“雙碳”目標,離不開全員的努力。鐵路部門加強政策宣傳教育引導,提升職工綠色低碳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通過綠色出行、遠程辦公、無紙化辦公、減少“一次性”辦公用品的使用、合理調節空調溫度等方式,深入挖掘“低碳細節”,打造節約型企業,構造綠色低碳生活圈,讓低碳生活成為時尚潮流。(于世萌)
- 11-28· 落實鐵路購票新規 保障兒童乘車優惠
- 5-9· 落實重大國家戰略 推動安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5-2· 落實防疫舉措 五一期間這些重大項目工地穩步推進
- 3-14· “雙碳經濟”搭載鐵路列車健康發展
- 1-13· 落實“四個堅持”,奏響鐵路高質量發展最強音
- 1-4· 聚焦“雙碳”成都優化調整四大結構
- 6-21· 以“雙碳”目標共拓城市級智慧能源市場:特斯聯、三菱重工戰略簽約
- 4-29· 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交通運輸怎么干?
- 3-29· 落實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交通運輸怎么干?
- 11-26· 各地郵政管理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