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雙碳”成都優化調整四大結構
12月27日至28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屆十次全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成都市委關于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優化空間產業交通能源結構促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以空間、產業、交通、能源四大結構全方位優化調整為重點突破口,推動城市綠色低碳發展、塑造城市競爭新優勢。
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城市發展處于關鍵成長期、產業發展處在爬坡期,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來謀劃,有著重大的戰略考量:這是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責任擔當,是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的主要抓手,是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的重要路徑。
從“時間軸”來看,成都規劃“三步走”:2025年,重點領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2030年,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2035年,實現超大城市全面綠色低碳發展。
從“路線圖”來看,空間、產業、交通、能源四大結構如何調整?
首先是空間調整,城市格局朝著多中心、組團式、網絡化轉型。對此,成都將從構建和諧共生生態格局、構建科學發展功能格局、強化產城融合建設導向、推行綠色低碳建設模式和實現城市精明增長戰略五大任務著手。
高質高端、綠色低碳的產業結構,是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內生動力。成都從五個方面入手:瞄準建強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集群,主攻光伏、鋰電、氫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產業等領域;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繪制重點產業鏈全景圖譜;突出數字賦能提升傳統產業,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產業附加值,推動服務業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增強企業綠色競爭力,著力打造綠色供應鏈、綠色工廠,實施企業綠色提能行動。
從生產到生活,交通結構的綠色低碳轉型是關鍵。成都聚焦市民出行和貨物運輸兩大重點:一方面,構建“軌道引領、公交優先”格局,引導市民綠色出行;另一方面,構建綠色高效貨物運輸體系、推動運輸工具低碳化,推進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城市建設。此外,加快完善綠色交通基礎設施。
能源結構調整是城市綠色低碳發展的基礎。成都是典型的能源受端城市,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對此,成都打出一套“組合拳”:提能力,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調結構,實施清潔能源替代攻堅,提升非化石能源比重;升能效,強化工業等重點領域節能,支持企業實施系統節能改造和能源管理。
- 12-12· 聚焦沿線重點人群 筑牢鐵路安全人民防線
- 10-21· 聚焦“三量”,天津將“人氣流量”變“消費力量”
- 9-16· 聚焦優化國有資本布局 央國企重組整合大戲連臺
- 9-2· 聚焦縣域經濟 未來安徽這么干
- 7-29· 聚焦三大方面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明確多項任務
- 6-24· 山西聚焦八大改革任務 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 6-10· 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 各地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 6-10· 聚焦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 各地加快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 5-27· 聚焦“硬核”創新 共建“生態圈” 渝港兩地嘉賓熱議創新合作-華龍網
- 5-27· 聚焦10大更新重點 湖北發布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