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發展以“圖”變詮釋使命擔當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春運將近,全國鐵路亦將于1月10日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可以說,隨著我國鐵路基礎設施規模快速擴張,列車運行圖的頻繁更迭,在充分展現鐵路發展成果、著力保障民生需求、助力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詮釋國鐵企業發展進程中的使命擔當。
“玉經磨琢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從新中國成立的2.1萬公里,到截止2021年年底,中國鐵路運營總里程突破15萬公里,其中高鐵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新的列車運行圖實行后,全國鐵路客貨列車開行總量將分別達到5231對、10606對。透過數據看鐵路,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無所畏懼,是貼近民生、助力經濟的執著追求,是致立創新,開拓進取的自強不息,凝聚起的巨大發展成果。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加快區域間協同發展,輔助國家戰略實施,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隨著新的列車運行圖實行,中老鐵路昆明至磨憨段開行動車組列車達到28對、貨物列車達到12對,京港高鐵贛深段開行動車組列車達到100對,張吉懷高鐵開行動車組列車達到28對,牡佳高鐵開行動車組列車達到18對……運力資源的科學配置及運輸供給的質量提升,充分體現出鐵路現代化路網體系的日益完善,而越來越密集的列車開行,不僅讓“流動的中國”更加生機勃勃,亦讓中國對外“聯通”的誠意在行動中得到充分體現。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回顧過往,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國鐵路以行動詮釋了發展中的“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比行之”。而在此次調圖中,繼續開好公益性“慢火車”,持續推進“慢火車”設備設施改造,提高服務邊遠山區群眾水平,亦被納入計劃之內,更加折射出現如今的鐵路“調圖”已不再僅求于“增運”,確保民生的出行體驗,保障民生質量的有所提升,更被視為發展之重。
鐵路“調圖”,調有所“圖”,“圖”中有民,亦有國。從“多年一圖”到“一年多圖”,是對新中國發展的最有力見證,而作為“國之動脈”,透過其發展的不斷變化,亦折射出其發展為民、助力強國的初心堅守和責任履行。(宋文強)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 6-30· 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武漢生產服務型等30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建設名單
- 6-23· 下個月鐵路實行新運行圖,有這些變化!
- 6-9· 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新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 12-29· 拓展“鐵路版圖”,勾勒交通強國“發展畫卷”
- 12-26· 新成昆鐵路12月26日全線貫通運營 成都至昆明最快7.5小時可達 車票已開售
- 12-26· 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順利
- 12-26· 長三角鐵路貨運單日裝車年內11次刷新紀錄
- 12-26· 浩吉鐵路萬噸重載列車累計開行突破八百列
- 12-22· 中老鐵路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