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時代交通運輸感受中國力量
12月24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室主任劉鵬飛表示,交通運輸領域12件更貼近民生實事、58件“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著力解決了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交通運輸各項工作穩步有序推進,年度目標和任務全面完成,從總體來看,我國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穩定,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12月25日,人民日報)
交通運輸是發展現代化經濟、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動脈”,也是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構建立體全面開放格局的重要支柱。這一年內,交通運輸部按照國家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布局,堅持以服務人民為前提,以一張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為主的立體交通網為廣大人民美好生活和經濟社會騰躍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交通運輸解難題,為百姓生活謀幸福。今年以來,交通運輸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優化出行措施,讓百姓享受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公平、有效率的交通服務。在老年人出行上,交通部門推動各網約車平臺公司推出“一鍵叫車”功能和電話叫車貼心服務,實現“95128”電召服務號碼覆蓋102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為690多萬老年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在旅客交通換乘上,優化空鐵(軌)聯程聯運安檢流程,在北京西站、天津站、成都犀浦站等22個樞紐高鐵與地鐵安檢通行實現“一站式”安檢服務,讓旅客出行效率“快上加好”。在偏遠地區發展上,鐵路運輸繼續開行81對公益“慢火車”,為閉塞的山區搭起一座與山外世界溝通的橋梁,方便沿線群眾出行,孩子上學,成為流動的“集市”。同時也把大山深處生態、環保的農副產品運往山外,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國家的“溫度”。
交通建設促發展,服務國家經濟戰略。我國地域幅員遼闊,但各種資源分布不均衡,強勁的“交通引擎”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運力保障,實現了不同區域資源共享,使得“南水北調”“北煤南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資源跨區域調配得到充分利用,也讓普通民眾獲得了溫帶水果、茶葉、日用品等物資需求。如今,眾興喜悅地發現,四通八達的高鐵,翻山越嶺的高速,翱翔藍天的飛機,破浪前行的輪船,正改變著個人生活和交往半徑,為城市提供了更高發展空間、產業布局、生活品質。據報道,今年滬渝蓉高鐵、四川沿江高速公路等項目有序推進,贛深高鐵、湘西高鐵、酒額鐵路等相繼貫通,粵港澳大灣區、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等項目順利推進,帶來的覆蓋效應、輻射效應、城際效應將衍生一大批產業鏈,為沿線帶來大量就業機會,進一步促使國家重大戰略縱深推進得以實現。由此可見,產業扎根、健康開花、就業結果,一條條路、一座座橋、一趟趟車讓“流動的中國”充滿蓬勃發展的活力。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目前,我國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品質和效率都已大幅提升,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動脈”一定會愈加強健,我國建設交通強國的“藍圖夢”一定會得以實現。(李丹)
- 3-24· 為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注入磅礴動力——國鐵沈陽局高質量推進沈白高鐵工程建設紀實
- 1-6· “時代楷模”單杏花:見證鐵路發展變遷 讓億萬旅客出行更美好
- 12-12· 學習時代楷模,汲取奮進力量
- 11-25· 寧德時代發布天行系列電池,開啟純電重型商用車全場景時代
- 8-22· 打“飛的”時代來臨 江蘇昆山到上海浦東不到半小時
- 6-20· 描繪新時代鐵路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
- 4-8· 鑄強新時代工業脊梁——四川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調研記
- 1-11· 后冬奧時代 中國冰雪為何在哈爾濱爆發
- 9-28· 新時代龍江振興“新”力量
- 3-7· 從新春“三熱”看天津濱海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