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航助力打造中非 “空中絲綢之路”
9月8日,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第二屆“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峰會在北京召開。埃塞俄比亞航空大中華區總經理、中國區首席代表泰德(Tekle G/ Yohannes)在會上表示,埃塞航將繼續與中國攜手共同戰疫,并將積極助力打造中非“空中絲綢之路”。
此次峰會共有國內外300余家機構參與,以“聚合空中絲路臨空大產業、共建航空經濟合作新平臺”為主題,進行深入研討。在論壇的高端對話環節,就“疫情應對與恢復”的對話主題,泰德先生表示:“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作為第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非洲航空公司,近半個世紀以來,一直致力于將中國與整個非洲大陸連接起來,中埃之間也有著長期穩定的友好關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埃塞航始終保持飛往的中國航線,源源不斷向中國運載抗”疫“物資,高效保障著中國各地的救援物資運輸。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爆發后,我們充分發揮靈活性和敏捷性的優勢,在戰略上,我們將業務重點轉移到貨物運輸和飛機維修及大修業務上。通過其靈活的業務調整與積極落實”客改貨“等措施,從一月到現在,我們已經通過一千多架貨運及客改貨航班,運送了5萬多噸的防疫物資和其他用品, 并將近7萬名乘客安全送達目的地。”
“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后,埃塞航亦在遵守中國民航局相關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更多往來中國的航班。目前,我們每周運營往來廣州、上海、香港的航班,同時,我們也即將恢復往來成都的航班。我們期待隨著疫情的好轉能夠恢復更多航班,我們很高興看到北京首都機場也正在陸續恢復國際航班,我們也希望能盡快恢復埃塞航在北京的客運航班,希望通過亞的斯亞貝巴這一航空樞紐,架起中國首都與'一帶一路'沿線非洲國家的節點城市橋梁,促進中非貿易往來,實現彼此協同發展,為中非兩地人民帶來更多便利。”
2018年,中國連續與非洲多個國家簽署“一帶一路”戰略合作備忘錄,目前,中非共建“一帶一路”已取得很大進展,在中非經貿合作和“一帶一路”框架下,埃塞航充分利用亞的斯亞貝巴這一非洲重要的航空樞紐,為中非兩國人民的經貿往來,政治文化交流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同時,埃塞航始終積極參與全球的航空、旅游等合作,在中非“一帶一路”框架下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此前,通過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埃塞航已加入到共建eWTP平臺的工作中,并成為其在非洲的重要合作伙伴。疫情期間,埃塞航通過其廣闊的非洲網絡,向非洲54個國家分發了馬云基金會和阿里巴巴基金會捐贈的醫療物資及設備。對于“空中絲路”國際合作聯盟即將建立的全新的跨境合作平臺,泰德也坦言:“我們希望可以借助這一平臺,收獲更多合作與交流的機會,依托我們與中國的深厚友誼和友好的交往歷史,進一步將中國市場與非洲大陸緊密相連,助力中非 “空中絲綢之路”建設。“
今年6月的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上通過的《中非團結抗疫特別峰會聯合聲明》指出,中非雙方加強團結合作,支持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發揮引領和協調作用,攜手戰勝疫情。中非雙方普遍認為,團結合作是國際抗疫成功的關鍵。埃塞航作為國際航醫藥冷鏈運輸認證的航空公司,還將為中國生產的核酸檢測試劑和疫苗的出口運輸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解決方案,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為保障人類的生命健康貢獻非洲力量。
在日常的航班運營中,埃塞航為乘客和客艙機組人員采取了多種機上防護措施,客艙乘務員在機上工作期間穿戴個人防護裝備,客艙內所有設備都進行全面深層的清潔和消毒,并配備手部消毒液。除此之外,埃塞航空的客艙均采用了具有醫院級別的高效微粒子空氣過濾系統(HEPA),有效過濾空氣中99.9%的細菌和病毒。
埃塞航在其樞紐機場-亞的斯亞貝巴(ADD)實施嚴格的消殺措施,每日都由專業人員定期對航站樓內的乘客接觸點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并針對登機口、出入境、安檢等區域的設施進行重點消毒,出入境口均安裝紅外線體溫監測儀,確保每一位進出港的乘客都能經過嚴格的體溫檢測,機場多處配備消毒洗手液并設置有”社交距離“安全線,充分保障了候機乘客之間的安全距離。
亞的斯亞貝巴的博萊國際機場目前已經完成新客運航站樓的擴建并正式啟用,新航站樓重點加強了生物安全和生物防護。新航站樓內的多種自助終端設備,為旅客提供便利和無接觸式的安全服務。埃塞航還計劃與中國醫療機構合作,在亞的斯亞貝巴的機場候機樓和埃航機場酒店設立核酸檢測實驗室,為進出港和中轉旅客提供嚴格的核酸檢測服務,確保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到位。航空基礎設施的擴建是埃塞航”2025愿景“的核心之一,一直以來,埃塞航都在努力擴建機場設施。隨著機場服務逐步轉向非接觸式,新航站樓也將在保護旅客和員工安全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11-28· “小桔燈”助力“雙11”電商網購高峰期運輸
- 11-24· 鐵路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更密切
- 6-13· 自貿區助力沈陽建設對外開放高地
- 5-30· 助力南沙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 5-27· 數字化助力道路運輸穩中求進
- 5-12· 天津助力科技型企業發展:為制造業立市引苗育苗
- 3-21· “慢火車”助力鄉村振興實現“彎道超車”
- 3-17· “老鐵”助力春耕促豐收
- 3-17· 助力冬殘奧會,彰顯鐵路新作為
- 3-14· 在助力“盛會”運輸中體現國企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