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助力沈陽建設對外開放高地
今年前4個月,遼寧自貿區沈陽片區對外貿易實現高速增長。片區進出口總值46.28億元,同比增長160%;出口金額32.6億元,同比增長255.7%;進口金額13.68億元,同比增長58.9%。創新型企業總量達3000余家,高新企業總量達314家,是成立初期24倍,增速位列全市首位,自貿試驗區對外開放引領帶動作用已顯現。
沈陽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堅持開放發展,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在自貿區沈陽片區5條經驗全國推廣的基礎上,全年要形成更多可復制推廣的創新案例。
在沈陽市對外開放工作大局中,作為開放最前沿的自貿區承擔著特殊使命。特別是今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一季度,東盟再次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經貿合作前景廣闊。日前沈陽-萬象“先鋒號”開通,陸上聯通東北亞與東南亞,推動形成更加開放的大市場,促進共贏合作邁出新步伐。
2017年4月,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沈陽片區肩負引領東北振興的使命掛牌成立。五年來,沈陽片區精耕細作改革“試驗田”,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加快市場取向體制機制改革、積極推動結構調整,在投資貿易、金融服務、結構調整和東北亞開放合作等領域先行先試,改革試驗的“苗圃”枝繁葉茂,制度創新的“良種”不斷播撒,為新時代東北振興、遼寧振興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今年沈陽片區‘出境原產地證書信用監管簽證模式’等10項創新案例在全省復制推廣,‘稅事通’工作室等3項案例上報商務部力爭在全國復制推廣。編制《沈陽片區落實省自貿區深化改革開放行動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省深化方案確定的5年任務,涉及6大方面、24項重點任務、81條具體工作舉措。”自貿區負責人介紹。
專家表示,自貿區建設使對外開放渠道由原來多邊貿易合作拓展到多邊貿易合作和區域合作并重,實現了由“國別合作”向 “區域合作”升級。合作范圍也逐步拓展到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全面合作。特別是沈陽通過發揮東北亞中心城市的優勢,加強與日韓俄蒙等國經貿合作,提升開放格局。
沈陽片區跨境電商實現B2B出口和海外倉模式零的突破,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實現全業務覆蓋、全模式運行的跨境電商綜試區。據了解,沈陽片區通過實施綜保區區港直通業務,成為中歐、中老班列跨境電商重要集貨節點。除此之外,沈陽率先在東北試點CIPS系統,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并建成全國首個綜保區內二手機床交易平臺。
遼寧省內首次啟用RCEP原產地累積規則惠企服務平臺,原產地證書實現“不見面”申領。全國首創境外高端人才引進全流程服務,為沈陽引進海外尖端人才搭建高質量服務平臺。
為了把沈陽建設為東北亞對外開放的高地,沈陽市近日召開對外開放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明確將從自貿區、國際物流通道等方面推進。
首當其沖,就是要打造高水平開放合作平臺。沈陽市提出加快自貿區建設,編制完成沈陽片區落實省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行動方案,全年形成30項以上可復制推廣的創新案例。
數據顯示,沈陽片區綜保區桃仙園區1—4月,完成進出口額36億元,同比增長3.6倍,增速全省第一,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排名躍升至全國第64位。
遼寧自貿區沈陽片區正在全面落實好對外開放工作各項安排,促進更高水平開放合作,為沈陽打造東北亞重要經濟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
- 3-24· “鐵擔當”助力春耕 保生產守護民生
- 3-3· 助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國鐵集團聯手4家航運企業開展集裝箱多式聯運“一單制”運輸服務
- 1-20· 閃光焊助力海南環島高鐵線路質量提升
- 1-2· 海南自貿港“樣板間”蓬勃發展 布局新一輪高水平開放
- 12-9· 助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國全力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
- 11-21· 科技助力北方口岸通關能力升級
- 10-21· 廈門自貿片區深耕改革“試驗田”
- 10-17· 青島自貿片區全國首創特色經營項目自主標識服務
- 10-10· 助力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 9-12· 海南自貿港:構造“三極”逐浪“深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