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探索,不忘初心:健安物流楊團結榮獲畜牧業先進工作者大獎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維護國家的“生物安全”已經上升到了戰略高度。隨著疫情席卷全球,“生物安全”這個關系到每個家庭一日三餐的命題再度走到臺前,被更多人所了解和重視。
國計民生、事關重大,其實為了保障各種農副產品的安全,有一家企業一直在后端運輸過程中默默耕耘,盡心盡力把握好物流運輸過程中畜牧產品的安全關。
為樹立當代畜牧行業楷模,推動我國畜牧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由畜牧業大國向畜牧業強國跨越的歷史重任。9月3日,“第六屆中國畜牧行業先進表彰典禮”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典禮上頒發和表彰了2020年中國畜牧行業先進企業/先進技術工作者(雙先)獎項, 江蘇健安物流董事長楊團結先生榮獲先進技術工作者殊榮。
這個獎,不僅來自于江蘇健安物流數十年的厚積薄發,也來自于楊團結先生這位生物安全守衛者的不忘初心。據悉,這是整個農牧物流行業從業者首度獲獎,大會領導也對江蘇健安物流和楊團結先生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認可,可以說,這個獎不僅僅是頒給了一家企業和個人,而是頒給了整個農牧物流行業。
農牧物流作為畜牧業新崛起的板塊,這幾年一直備受行業關注,隨著本次楊團結先生躋身畜牧業先進個人行列,勢必將進一步提升農牧物流的產業地位,也將極大提振行業從業者的信心與動力。
高瞻遠矚,洞察農牧物流行業新藍海
近些年,我國畜牧業產值和規模的增長有目共睹,尤其在養殖端已經形成了比較標準的規模化體系,但在物流運輸層面相對較落后,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此次疫情,也讓大家再次將目光投向農牧物流中的生物安全、疫病防控等痛點,農牧物流的市場需求與行業服務價值被提上戰略高度。
實際上,早在2014年,國務院就下發了《關于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文件,指出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于促進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國民經濟競爭力和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意義。
政策與市場的雙重作用為農牧物流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調。實踐證明,沒有現代化的農牧物流業支撐,我國畜牧業將很難實現從畜牧業大國到強國的轉變。
率先洞察到這個趨勢,楊團結先生敢為他人先,于2011年成立江蘇健安物流,專注農牧物流,打造農牧運輸生物安全標準。作為這方面的代表性企業,深耕行業數十年的江蘇健安物流可謂是農牧物流的先行者,致力于為農牧行業提供標準化、專業化的科技物流供應鏈服務。
在會上,楊團結先生表示:“農牧物流相對應服務的是農牧行業前端生產環節,連接生產端與供應鏈,農牧物流服務的質量與邊際成本以及供應鏈兩端的價值實現息息相關,必定是農牧現代化進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同時,他也指出,農牧物流與工業物流供應鏈不同,農牧物流供應鏈中的每個環節都是動態的,這也意味著其發展必將是艱難的過程。“但‘無限風光在險峰’,往往最艱難的領域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楊團結先生稱。
正是憑借著超前的行業洞察力和心懷改變中國農牧產業的初心,楊團結扎根農牧物流行業,從無到有一步步摸索前進,潛心耕耘數十年。不僅得到了全行業的認可,更是憑借者一己之力為整個農牧物流行業開端就樹立了高標準。
江蘇健安物流以互聯網科技賦能新農牧,首創“四位一體”的農牧運輸生物安全防護體系,為農牧運輸安全提供高科技信息化可追溯保障;自主研發的“黑匣子”技術,解決了流通過程中大家最關注的生物安全問題,同時,更好地整合集團資源與產業資源,搭建起了一張農牧運輸的龐大網絡。
賦能產業,放眼農牧物流未來新格局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最嚴峻的時期,江蘇健安物流舉全集團之力,發出3600多臺運輸車輛、運送飼料28萬噸、生豬218萬、為全國27個省級行政區域的畜禽養殖平穩復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此次戰疫,江蘇健安物流不僅交出了滿分答卷,也引起整個社會、資本、行業對集團的高度關注。這份答卷與關注度的背后,離不開楊團結對農牧行業科技化轉型的提前布局和精細化運作。
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楊團結就表示:“中國農牧行業要進一步強大,必須形成產業集群化模式,這個過程中農牧物流一定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前景。另外農牧物流也勢必要朝著科技智能化和標準化方向前進, 融合最新的科技手段和技術,才能形成最后的規模化和標準化,這是健安物流一直在做的事情”。
榮獲畜牧行業先進個人大獎,健安物流成長為領航產業發展的品牌,楊團結和他帶領的健安物流站到了行業頂峰,但是他對行業懷抱的愿景遠不止于此。
高新技術為整個健安農牧的產業模式賦予了活力,但健安要在產業格局上更上一層。除了保持創新驅動力、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之外,健安在搭建起智慧物流農牧運輸鏈之后,要將自身的影響力輻射開去,賦能整個農牧運輸產業。
如何讓農牧運輸產業變得更有前景?江蘇健安以先行者的姿態為廣大社會力量做出了正確示范——向農牧運輸行業輸入高科技的新鮮血液,將農牧物流產業上下游匯聚在一起,互相協作共同促進,隨著產業鏈上每一個分支的壯大,整個產業騰飛未來可期。
- 10-28· 我國將探索建立通感一體的低空經濟網絡設施
- 10-14· 上海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路徑
- 9-19· 河北探索公益婚介服務推進移風易俗
- 9-16· 探索多元化養老模式 銀川市加快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
- 7-25· 滬滇探索“組團式”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 5-20· 山東探索創業街區建設吸納帶動就業
- 4-11· 遼寧探索種養循環為農業增“綠”
- 3-25· 各地探索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 做好土特產大文章
- 2-26· 探索鄉村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路徑
- 2-8· 京津冀探索建設21.6萬平方公里“綠色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