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地政策齊發 金融資源加速流向外貿產業鏈
金融對于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正進一步加大。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對外貿企業加大信貸投放,到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密集部署,一系列支持政策為外貿企業輸送金融活水。地方層面,廣東、江蘇、浙江、湖南等地近期接連出臺相關細化舉措,設立專項資金,加大涉外業務減費讓利,擴大出口信用保險等,紓困外貿產業鏈。《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有關部門還將進一步研究相關措施,幫助企業緩解復工復產中的堵點難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外貿基本穩定。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大信貸投放,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近期也出臺政策,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資金支持。
地方層面相關細化措施密集落地。近日,江蘇多部門聯合印發金融支持外貿企業的十條意見,要求通過降低貸款利率、推廣無還本續貸等方式,繼續降低外貿企業融資成本;廣西銀保監局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強化金融支持 促進廣西外貿外資平穩發展的通知》,鼓勵金融機構減免或適當降低跨境貿易項下匯款等業務的手續費,擴大出口信用保險、進口預付款保險的覆蓋面;山東青島聯合當地工商銀行設立100億元專項融資“輸血”外貿企業。
政策力挺下,金融資源加速流向外貿產業鏈。廣東是我國外貿第一大省,據廣東銀保監局局長裴光介紹,當地推動出臺多項金融支持外貿政策,4月末,轄內(不含深圳)外貿企業各項貸款同比增長29%,貿易融資量同比增長76%,貸款平均利率較年初下降約0.4個百分點。
外貿企業復工復產也正在加快。海關總署6月7日數據顯示,5月外貿進出口2.47萬億元,其中出口方面仍然保持正增長區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正在密切監測和研判下一步外貿走勢,目前看,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但中國外貿發展的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沒有改變。
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近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研究相關措施,幫助國際產業鏈企業等行業緩解債務壓力,推動解決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中的堵點難點問題。
- 4-21· 央地融合 路地聯動:讓老年旅客老“游”所樂
- 3-10· 政策加碼 未來5年數字經濟規模或達80萬億元
- 3-3· 稅惠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
- 2-3· 西藏:政策紅利直達科技型企業
- 12-9· 加大政策支持 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 10-28· 十條政策舉措加強物流用地用海要素保障 推動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 6-27· 政策惠企利民 江蘇財政貼息持續“貼”到痛處
- 6-13· 政策助力重大項目跑出“加速度”
- 5-20· 政策支持下,“備老經濟”如何下好養老“先手棋”?
- 3-21· 央地合作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