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政府工作報告錨定穩增長主線 新基建成主要發力點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見習記者 劉 釗 馮雨瑤
2022年開年,全國多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立下“小目標”: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例如,江西省提出“重點推進3453個省大中型項目,年度投資1.1萬億元以上”;河南省提到“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投資1.8萬億元”;寧夏回族自治區亦指出“聚焦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2000億元”。
“穩增長是今年主要的政策目標。近兩年受疫情影響,無論是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投資還是消費增速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通過加大基建投資,可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民間投資的不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鼻昂i_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多地超前布局重大項目
近期,全國多省份召開的地方兩會,將“穩增長”定為2022年經濟工作重點。
據各地政府工作報告,穩工業、擴投資、促消費等成為穩增長的主要抓手。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多地強調要適度超前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如北京市提出,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適度超前安排一批基礎設施項目,著力擴大有效投資。
此外,圍繞“兩新一重”等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也是增強穩增長后勁的重要發力點。如四川省提出,狠抓700個省重點項目特別是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加大“兩新一重”項目建設力度,加快千兆光網、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充換電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公共服務、市政公用等新型城鎮化建設。
業內專家認為,同財政發力緊密相關的產業,包括基建、地產穩需求相關產業鏈等或有相對較好表現。此外,除了傳統的地產基建,產業本身景氣度較高且符合政策長期目標或財政方向的“新基建”相關產業,例如電網產業鏈等,也有望站上風口。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產業布局應基于產業前景,在國家政策激勵和結合企業發展狀況的考慮下,可自主的芯片行業、碳中和行業、綠色能源行業、國防軍工行業、元宇宙硬件行業等有望實現較快發展!
上市公司積極備戰新基建
“在穩增長的大基調下,新基建是重要發力點。”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新基建領域,能源基建、特高壓、5G、數字經濟相關基礎設施將是重點建設方向,從相繼出臺的宏觀政策和國家的投資力度能夠看出國家建設新基建的巨大決心!
據悉,近段時間包括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多部門明確將適度超前部署5G、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從近期多地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中也可以發現,5G、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新一輪部署的重點工作。
陳靂進一步表示:“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和眾多政策利好作用下,新基建發展有望帶動更多的產業發展,為‘穩增長’注入新動能,建議關注新基建為主線的投資機會!
記者關注到,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有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有關新基建的業務布局密切關注,也不乏投資者積極向上市公司進言獻策。如,有投資者向豪美新材提問稱,近日發改委多次提及要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請問公司是否涉及基建概念?公司產品是否有提供給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使用?豪美新材對此回復表示,鋁合金具備加工性能好、耐腐蝕性強等特征,公司部分工業材產品應用于特高壓、5G基站、光伏等“新基建”領域中。還有投資者在互動易平臺向匯川技術提出,希望公司可以利用好“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優化升級的支持力度”等相關利好政策。
此外,已經發布的幾份2021年年報中,積極備戰新基建也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規劃。例如,聚燦光電在年報中表示,室內外高品質照明、智能照明將應用于“新基建”、智慧城市及5G網絡建設等領域。2022年,公司將重點打造智能制造工廠,著力發展智能裝備,推進生產過程智能化改造。
- 3-10· 政府工作報告說,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
- 2-3· 河南多地開展新春房展活動 促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
- 1-27· 多地穩外貿穩外資打出“組合拳”
- 12-23· 多地取消公攤 購房有望實現“所購即所得”
- 11-7· 多地樓市“銀十”變為“金十”
- 10-24· 多地醫保部門探索醫院回款直接結算
- 10-10· 多地首只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基金落地
- 10-10· 多地加力支持汽車以舊換新
- 9-12· 江蘇多地探索短劇題材創新,政策賦能產業鏈布局
- 9-5· 多地對氫能車輛免高速費 讓氫能車更好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