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吉鐵路開通在即中國“北煤南運”迎來新突破
富煤、貧油、少氣是中國的能源稟賦特點,如何進一步充分利用煤炭資源仍是做好中國能源發展這篇大文章的必然要求。近日,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鐵集團)獲悉,中國鐵路貨運示范線——內蒙古浩勒報吉至江西吉安鐵路(下稱浩吉鐵路,即原蒙西至華中地區鐵路)即將開通運營,中國鐵路版圖將新增一條縱貫南北的能源運輸大通道。
國家“北煤南運”新通道
“浩吉鐵路填補了我國‘北煤南運’煤運專線的空白。”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浩吉鐵路項目總工程師李永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目前我國的煤運專線主要集中在“西煤東運”,包括大秦線,山西大同至河北秦皇島;神黃鐵路,由神朔鐵路和朔黃鐵路所組成,陜西神木至山西朔州至河北黃驊;侯月線,山西侯馬至河南月山,東延至山東日照。“其他南北向的鐵路,比如京九焦柳線,并不是煤運專線,在煤炭運輸方面發揮的作用有限。”李永金說。
李永金指出,上述煤炭運輸格局亟待改善。在這種情況下,煤炭主要被運往東部沿海城市,再經過江運才能到達華中地區,導致華中一直處于缺煤的狀態。而浩吉鐵路的開通將極大改善這種局面。
浩吉鐵路全長1813.5公里,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并開通運營里程最長的鐵路,北起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境內的浩勒報吉南站,途經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七省(區),終到京九鐵路吉安站。線路設計時速120公里,為國鐵Ⅰ級電氣化鐵路,開通初期開辦車站77座,規劃年運輸能力2億噸以上。
李永金強調,浩吉鐵路縱貫南北,直達華中,連接蒙陜甘寧能源“金三角”地區與鄂湘贛等華中地區,改變了煤炭運輸由西向東再經過海運江運才能到達華中地區的狀況,是“北煤南運”新的國家戰略運輸通道。
國鐵集團董事長陸東福亦強調,浩吉鐵路的建成開通運營,對于完善北煤南運布局、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對于調整運輸結構、增加鐵路貨運量、實現貨運增量行動三年目標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四季鐵路”工程復雜
浩吉鐵路總長超過1800公里,地域跨度廣,一次跨越長江,兩次跨越黃河,由北向南先后穿越了毛烏素沙漠、陜北黃土高原、呂梁山脈、中條山脈、秦嶺山脈、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和贛西丘陵等地域,地質條件復雜。
“浩吉鐵路可以稱得上‘四季鐵路’,從起點到終點,一趟下來就可以領略到春夏秋冬四季的風景,但對于鐵路工程建設來說,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李永金說。
以風沙問題為例,浩吉鐵路正線自北向南穿越沙地逾200公里。如何保證建成后的鐵路免受風沙侵襲破壞、又保證鐵路建設不破壞既有生態環境,是鐵路建設者面臨的難題。
據李永金介紹,為了不被風沙掩埋,一般風沙地區鐵路路基設計以填方為主,由此帶來的問題是需要的路基填土大量增加。但在風沙區要想找到符合要求的填料并非易事,大面積分布的都是風積沙,而風積沙結構松散難以壓實、穩定性差,很少作為路基填料使用,填筑重載鐵路路基更是沒有先例和經驗可循。經過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設計團隊反復實驗驗證,最終突破技術難題,風積沙填筑重載鐵路路基在本工程得以大面積應用,為沙漠區域鐵路風積沙路基設計、施工方面積累可供借鑒的工程經驗。
據國鐵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浩吉鐵路建設中,中國制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同時發力,創新施工工法119項,取得專利165項,榮獲各類科技獎60項,科研立項85項。其中,白城隧道馬蹄形盾構還獲得了隧道界“奧斯卡”獎——國際隧道協會2018年度技術創新項目獎。
中鐵四局浩吉鐵路MHTJ-3標項目經理部項目經理王江紅表示,馬蹄形盾構是專門為浩吉鐵路白城隧道量身定做的隧道掘進設備,以應對后者土質松軟、施工安全風險大等問題。該盾構機刀盤采用九個小刀盤共同組成一個馬蹄形斷面的創新組合方式,可進行全斷面切削,能最大程度提高隧道空間利用率。
- 6-23· 下個月鐵路實行新運行圖,有這些變化!
- 12-29· 拓展“鐵路版圖”,勾勒交通強國“發展畫卷”
- 12-26· 新成昆鐵路12月26日全線貫通運營 成都至昆明最快7.5小時可達 車票已開售
- 12-26· 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順利
- 12-26· 長三角鐵路貨運單日裝車年內11次刷新紀錄
- 12-26· 浩吉鐵路萬噸重載列車累計開行突破八百列
- 12-22· 中老鐵路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12-22· 格庫鐵路開通兩年有力服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12-15· 鐵路貨運高位運行助推經濟發展
- 12-15· 國家鐵路1至11月份發送貨物35.71億噸 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