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前奏后,智能客服的生存之道在哪里?
——采訪美國智能語音專家張曉地有感
2019年幾家亮眼的融資信息讓智能客服產業進入到了大眾視線,在資本市場遇冷之時,百應、追一都拿到了上億的投資,這不得不讓人側目,智能客服商業化落地能力與潛力是否都已具備,市場將迎來一派繁榮景象嗎?從各個企業向外展示的數據來看貌似不錯,都是齊頭并進,不斷傳來與知名大企業合作的消息,但是人工智能領域,簽合同只是合作的開始,TOB服務核心在于能否為企業帶來最佳的服務體驗。
深入采訪智能客服企業,才發現這個行業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這條路筆者稱為藍中裹紅,紅中透藍。對魯莽進入的創業者而言,這絕對是個未開發的藍海,可又遠非想象中的滿地黃金,看似簡單的外呼電話想要做好也并非易事。而且由于行業短時間內集中了大量資源從而快速爆發,深入后發現很多企業都尚在浮躁中,對客戶而言也都在對新生事物的考驗期,離大量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走,所以說是看似藍海,實則被紅海裹挾。
而紅中透藍又如何理解呢,記者采訪了一位資深行業人士,百可錄(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張曉地,他跟隨美國硅谷的十多年SaaS大發展期總結出了一套TOB行業經驗,在2014年回到中國創業時,也是敏銳看到了中國TOB服務的機會。在國內創業的五年間,他感受到了兩國在TOB商業模式上的不同,也更清晰了智能客服行業應如何定位,才能在紅海中找到自己的藍海。
第一、 產品走大而全,還是聚焦場景簡單易行?
國內智能客服商為力爭上游,都在快速蛻變,產品成熟度大幅提升,但現在大家瞄準的目標還是在功能豐富程度上,技術能力上如何提升,但在百可錄張曉地看來,TOB企業創業之初能活下來未必是做一個大而全的產品線,對使用方而言,紛繁復雜的功能不如最簡單上手,可解決其長期以來在某個業務場景下的痛點,所以TOB服務一定要跟著客戶痛點走。
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智能客服要做的是提升自身產品場景化的體驗,這是非常重要的競爭力,當然,這也是諸多企業服務公司正在努力的,產品做精做細做簡單、快捷了,才讓人愛用。
第二、提升技術力,還是壯大服務團隊?
中國企業第一批智能客服嘗鮮者已經意識到一個問題,智能客服上線只是開始,接下來的運營、機器人優化才是大問題。很多企業付完年費后,只是拿到了一個軟件系統的使用權限,和一版邏輯話術,可客戶使用起來才發現,智能機器人反應差,知識圖譜需優化的太多了,因為方言等問題識別率也不高,最后發現沒有人工長期訓練的機器人智商永遠在3歲。張曉地強調,人工智能只是項技術,智能客服提供的應該是技術+服務,這才能真正提升客服運營能力,如果服務跟不上,技術就成了用不上的雞肋。
硅谷理念一直強調人工智能是人機協作,所以百可錄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視培養運營人員,公司的運營人員比例與技術差不多,每個企業客戶都有一個運營人員實時跟進,不斷訓練機器人,從語音識別、語音理解、知識庫梳理、撥打電話策略上都不斷優化,這樣的機器人才能成長成一個合格“人才”。
第三、SaaS商業模式,確定了產品架構不同
硅谷銷售研究院蔡勇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一個觀點:如果你以為SaaS代表的只是一種技術形態,那你從開局就已經輸了。
因為真正的SaaS模式始終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這個價值不是由它的技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商業模式決定的。中國現在的SaaS寒冬,起因是大家太專注SaaS的技術成分而沒有將其商業模式真正吃透。
百可錄張曉地對SaaS付費模式演化過程非常了解,早期SaaS在硅谷也是以賣license為主,但現在很多都適用于按量付費,量大多付,量小少付,更合情合理,也更符合商業價值回報。因為業務量直接反映收益,收益大自然相應資源投入多,收益小自然投入少。同時,企業也有了更多靈活性,投入多少也在于SaaS企業提供的技術服務是否足夠有價值。美國很多企業都是從一個場景痛點出發,先少量做,而后效果好慢慢量越來越大,同時有了相關多場景痛點導入進來,市場就開始做大了。
“但是如果賣license就不同,對企業而言,不管我提供了多強大的系統,或者后期又做了哪些升級,我的價格基本是固定不變,沒有更多變現,這就限制了公司的盈利成長性。” 張曉地介紹,“同時因為license固定價格,就不會提供太多運營服務給到客戶,因為太多售后服務只會導致單邊成本加高,無法帶來新的變現。”
從上面分析來看,同為SaaS,因為付費機制不同,其內部就有了很多微妙的差異,而這些差異有可能就稱為企業優劣勢。
資本前奏后,智能客服想要長期站穩市場,還是要靠自我造血能力,而能讓企業愿意長期合作,靠的是什么,需要各個企業好好思索……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僅在于技術力,更在于對客戶需求的把握,能否滿足真需求產生真價值,才是企業生存之道的關鍵。
- 11-2· 沄柏資本助力物泊科技,開創智慧物流新藍圖
- 1-8· 資本+技術+精細化運營,長期主義下的融云如何構筑核心競爭力?
- 12-3· 日本前兩大船廠宣布聯手!“抗擊”中韓船廠
- 4-1· 隱山資本合伙人董中浪先生蒞臨凱東源城配指導工作
- 3-18· 從單打獨斗到資本綁定 快遞物流生態圈融合提速
- 12-24· 福佑卡車D輪融資1.7億美元 資本遇“冷”,產業愈“熱”
- 12-3· 遠洋資本再度增資駒馬,加速構建大物流生態圈
- 12-3· 資本入注演繹“成長”故事 物流板塊進入投資2.0時代
- 11-19· 錢都去哪兒了——物流領域或全面進入資本時代
- 10-8· 物流與資本的巔峰對話 第三屆深國際物流創新發展論壇即將盛大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