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綠島”,就是指按照“集約建設,共享治污”的理念,建設可供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環境公共基礎設施。近年來,徐州著力推進“綠島”項目建設,在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三大產業中,用“綠島”串起了生態產業鏈,家具企業集中噴涂,廚余垃圾集中處理,秸稈集中回收利用……污染物實現統一收集、集中治理后,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和實現污染物大幅削減,產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活性炭被譽為水和空氣的"清潔劑",被主要用于廢氣和廢水的治理。然而活性炭使用一段時間后,會達到吸附飽和,不只沒有繼續吸附有害物質的能力,還會成為污染物的富集體,因此需要及時更換,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環保污染治理成本。為有效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徹底解決活性炭更換不及時問題,徐州市在環保綠島項目建設中,布局建設兩家活性炭集中脫附再生項目。在綠島模式的推動下,我們的城市產業結構正在向綠色低碳方向轉型。內蒙古綠島模式合作
一方面,環保標準必須達到,環保義務必須履行;另一方面,企業生存發展,困境具體而現實。中小企業如果單獨建設完備的污染治理設施,成本過高,難以承受,即便建有簡易的治理設施,也很難穩定達標排放,導致相當一部分企業陷入“治污可能要賠、不治可能要停”的兩難境地。尤其在肺炎肺炎影響、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治污成本的大幅增加,對于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更是“雪上加霜”。同時,治理污染需要一定的專業性,不少中小企業由于綜合實力不強、轉產轉型頻繁,往往缺乏專業的治理技術和人員,治污設施管理不規范、運行不正常的現象時有發生,又陷入“反復治、治反復”的惡性循環。福建大氣綠島模式綠島模式鼓勵城市建設要通過科技手段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
所謂“綠島”其實是一種共享經濟,即一個園區共用一套污水治理設施,一套危廢處理設施,成本共攤。“這樣使得園區企業較大程度上降低了單獨治污的成本,同時操的心也少了。”據介紹,在江蘇和山東的很多家具廠,就把刷漆環節集中在區域中的“綠島”,并進行VOC(環保意義上會產生危害的那一類揮發性有機物)處理。而在“綠島”負責VOC處理的企業,因為接了很多家具廠的刷漆和VOC處理的單,便能夠負擔相關設備成本了。這對于各方來說,都是一種既省錢又省事的治污模式。
銅山區綠源鑫邦活性炭集中吸脫附中心再生項目位于徐州市循環經濟產業園,為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占地面積約37畝,總投資約為7000萬元。項目采用熱再生工藝,以回收廢活性炭為原料,使用回轉爐脫附再生,可將活性炭的吸附性能由一般的70%恢復到95%以上。“我們做過市場調查,全市每年只作為危廢處理的廢活性炭就有9000噸,這還不包括一般固廢,而生產1噸活性炭需要3噸優良原煤作為原料。從節約能源的意義上來講,再生技術也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一年能夠為徐州節省6萬噸煤炭。”徐州綠源鑫邦再生資源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姜濱介紹說,從技術上來說,一般的活性炭可以反復利用3次,優良活性炭甚至可以達到5—7次。綠島模式強調城市規劃要充分考慮環境的復原和保護。
配套激勵政策。協調金融機構給予“綠島”項目建設主體低息借款,對符合綠色金融獎補政策的,給予借款貼息等支持;將“綠島”項目納入項目環評“綠色通道”,優先提供排污總量指標,做到快批快辦;對建成并符合條件的“綠島”項目,納入環保信任保護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豁免名單。2021年,省生態環境廳、省財政廳聯合出臺“綠島”項目獎補辦法,對工業和服務業“綠島”項目、農業“綠島”項目,按照不超過核定環保設施投資總額的20%、40%直接給予獎補,切實緩解“綠島”項目建設的投資壓力。綠島模式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推動了綠色產業的發展。上海粉末綠島模式工程
綠島模式強調城市建設要遵循生態對城市發展的保障和依托。內蒙古綠島模式合作
2022年11月10日,生態環境部、發改委、科技部等15部委聯合發布《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其中明確推進涉 VOCs 產業集群治理提升,加快建設涉VOCs“綠島”項目。為相關“綠島”項目建設釋放出明確利好信號。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大氣所副所長、研究員寧淼指出,“綠島”項目是大氣專項資金VOCs綜合治理類項目非常主要的重點支持方向。具體到新建相關項目的支持額度,她表示,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支持額度達30%;VOCs源頭治理支持生產線改造的20%;新建集中噴涂中心的末端治理設施支持50%,生產設備支持20%。內蒙古綠島模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