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灘鎮位于合川區東北部,渠江右岸。面積70.99平方千米。轄淶灘社區,碾盤、海石、兩堂、正覺、龍門、瓦學、扇子、二佛、三教、白云、古佛、保安、水寺、梓桐、寶華、杜壩、桃符、九牛、板堰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淶灘。
合(川)肖(家)等公路橫穿境內。1999年,淶灘鎮被國家建設部列入全國重點保護的十大古鎮之一;2003年11月27日,又被國家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公布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古跡有全國少見的古建筑甕城,唐代古剎二佛寺,巖壁刻佛千余,古雅淳樸、龕櫳天成,屬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代碼]500117102:~001淶灘社區 ~200碾盤村 ~201海石村 ~202兩堂村 ~203正覺村 ~204龍門村 ~205瓦學村 ~206扇子村 ~207二佛村 ~208三教村 ~209白云村 ~210古佛村 ~211保安村 ~212水寺村 ~213梓桐村 ~214寶華村 ~215杜壩村 ~216桃符村 ~217九牛村 ~218板堰村
[沿革]始建于宋代,乾德三年(965年)隸屬合州石照縣。清雍正六年(1728年),淶灘撤鎮改場;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合州設龍淶鎮,轄龍市鎮、淶灘場、碼頭溪、肖家場、孫家場;民國20年(1931年),淶灘鎮成為合川第四區區公所駐地。1941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并淶灘、正覺2鄉建淶灘鎮,1993年原正覺鄉析出。1997年,面積24.4平方千米,人口1.5萬,轄二佛,下淶、三教、碾盤、杜壩、海石、九龍、九牛、板堰、雙碾10個行政村和淶灘1個居委會。
2001年,將原雙龍湖鎮所轄10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25.06平方千米,面積25.06平方千米,1209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15人)和原寶華鎮所轄13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面積30.07平方千米,2027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920人),劃歸淶灘鎮管轄,淶灘鎮共轄33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總面積79.49平方千米,總人口4762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842人。淶灘鎮政府駐淶灘。
2006年,將淶灘鎮的李灣村、橫梁村劃給小沔鎮。調整后,淶灘鎮面積70.99平方千米,轄19個村委會、3個居委會。
附:雙龍湖鎮位于合川市北部偏東。有雙龍湖風景旅游區。 [沿革]1926年設雙河鎮,1941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正覺公社,1983年復為鄉,1992年并淶灘、正覺兩鄉建淶灘鎮,1993年原正覺鄉析出置正覺鎮。1997年,面積25.1平方千米,人口1.2萬,轄白云、老觀、兩堂、桃符、正覺、古佛、王寨、碑埡、大溝、保安10個行政村。?年更名為雙龍湖鎮。2001年撤銷并入淶灘鎮。
附:寶華鎮位于合川市東部,正(覺)小(沔)公路橫穿境內.場北寶華山有元代古剎寶華寺。 [沿革]1941年置白沙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為寶華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30.1平方千米,人口1.9萬,轄水寺、蓮花、橫梁、長寨、李 、龍門、梓潼、漆門、卦石、寶華、瓦學、扇子、群英13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并入淶灘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