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沱鎮位于合川區西南部,涪江左岸。面積100.47平方千米。轄渭沱社區,黃坪、白坪、涼水、轉角、半山、白灣、六角、喬角、大嵐、蘭花、荷葉、漂敞、羅廟、龍頂、化龍、大坡、半坡、金山、七星、袁壩、油橋、盤家、雨臺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渭沱場。礦產資源有巖鹽、石油、天然氣、沙金,尤以巖鹽的藏量豐富,設有渭沱天然氣電站。合(川)化(澄)干線穿越境內,與涪江航道交錯。古跡有東漢單室崖墓群,宋代石砌墓,明代石砌墓群,清代蘭花村造像及摩崖石刻。
[代碼]500117125:~001渭沱社區 ~200黃坪村 ~201白坪村 ~202涼水村 ~203轉角村 ~204半山村 ~205白灣村 ~206六角村 ~207喬角村 ~208大嵐村 ~209蘭花村 ~210荷葉村 ~211漂敞村 ~212羅廟村 ~213龍頂村 ~214化龍村 ~215大坡村 ~216半坡村 ~217金山村 ~218七星村 ~219袁壩村 ~220油橋村 ~221盤家村 ~222雨臺村
[沿革]原名渭沱場,始建于清朝中后期。雍正六年(1728年)屬合州來蘇里轄;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屬合州里仁鄉轄。民國20年(1931年),建立渭沱鎮,隸屬合川縣第八區;民國30年(1941年)7月,改為渭沱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0年6月,渭沱鄉改渭沱鎮(一說,1992年并渭沱、方溪兩鄉建渭沱鎮)。1997年,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3.3萬,轄白坪、崗石、涼水、黃坪、轉角、駱駝、半山、飛鳳、六角、鼓山、白 、干田、斷山、大嵐、穿店、漂敞、花廳、荷葉、蘭花、穿井20個行政村和渭沱1個居委會。
2001年,將原銅溪鎮所轄的喬角、童家2個村委會、面積4.24平方千米,1792人,劃歸渭沱鎮管轄,渭沱鎮共轄22個村委會、1個居委會,總面積57.57平方千米,總人口3403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458人。渭沱鎮政府駐渭沱場。
2005年區劃調整后,渭沱鎮管轄原渭沱鎮、油橋鎮所屬行政區域,轄23個村委會、2個居委會,面積100.47平方千米。鎮政府駐渭沱場。
附:油橋鎮位于合川市西南部。
[沿革]1926年設化龍鎮,1932年改鄉,1953年析置油橋鄉,1956年油橋鄉并入,1958年改公社,1974年分置化龍、油橋公社,1981年更名為化澄公社,1983年復置鄉,1992年油橋鄉并入,1993年建油橋鎮。1997年,面積38.2平方千米,人口2.1萬,轄油橋、盤坪、長田、羅廟、龍鼎、袁壩、盤家、丘陵、大坡、金山、化龍、月亮、雨臺、半坡14個行政村。
2001年,將原銅溪鎮所屬的角坪、七星2個村委會、面積4.58平方千米,2582人,劃歸油橋鎮管轄,油橋鎮共轄16個村委會、總面積42.90平方千米,總人口2331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38人。油橋鎮政府駐油坊橋。2005年撤銷并入渭沱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