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Dīngshǔ]位于宜興市東南部。東瀕太湖,南靠浙江省長興縣,西鄰湖氵父鎮(zhèn),北接宜城街道。面積206平方千米,人口14.93萬人(2011年)。轄蜀北、南河、蠡墅、湖瀆、丁山、解放、公園路、龍溪、畫溪、潘南、湯渡、白宕、蜀山、周墅、趙莊、張澤、大浦街、川埠18個社區(qū)和定溪、雙橋、西望、三洞橋、塍里、建新、任墅、上壩、伏東、陶淵、川埠、查林、洛澗、潛洛、紫砂、大港、雙廟、施蕩、北塘、張澤、毛旗、方錢、大浦、浦南、湯莊、渭瀆、洋渚、洋岸28個行政村。鎮(zhèn)政府駐東坡中路。
【沿革】由丁山、蜀山、湯渡三處合并而成,取前二者首字得名。1956年成立丁蜀鎮(zhèn),1959年1月成立丁蜀公社。1959年5月改為丁蜀鎮(zhèn)(一說,1949年為丁興鎮(zhèn)、蜀山鎮(zhèn),1955年合丁山鎮(zhèn)、蜀山鎮(zhèn)及湯渡鄉(xiāng)設(shè)丁蜀鎮(zhèn))。1986年周墅鄉(xiāng)并入,1992年川埠鄉(xiāng)并入。1996年,面積106.8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轄烏溪、定跨、八房、雙橋、尹家、西望、蜀古、木石、常安、蜀北、臺西、潘南、虞墅、前墅、三洞橋、周墅、周墅水產(chǎn)、小圩、塍里、建新、湯渡、丁山、任墅、紅衛(wèi)、蔣笠、川埠、趙莊、查林、舊陽、洛澗、塘頭、南中、雙場、新村、潛洛、頭陽、中袁、紫砂村38個行政村和化工新村、桑苗圃、西莊、解西、解東、大新、蠡墅、南河、水上、航運、蜀南、蜀北、湖瀆、張邊、丁南、公園路、湯北、南山、湯南、東山前、邊莊、大中、頭莊、潘家、東賢新村、中興、臺山27個居委會及2個家委會。
2004年洑東鎮(zhèn)并入。轄區(qū)東瀕太湖,南靠浙江省長興縣,西鄰湖氵父鎮(zhèn),北接宜城鎮(zhèn)、大浦鎮(zhèn)。面積97.7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788萬人。鎮(zhèn)駐地建成區(qū)面積10平方千米,鎮(zhèn)政府駐丁山解放路,在市政府駐地東南10千米處。
2005年,丁蜀鎮(zhèn)轄定溪、雙橋、尹家、西望、蜀山、通蜀、芳溪、三洞橋、周墅、塍里、建新、任墅、紅衛(wèi)、趙莊、蔣笠、上壩、凰川、前龍、大港、蘭山、洑東、陶淵、川埠、查林、洛澗、潛洛、頭陽、紫砂28個村和蜀北、航運、南河、蠡墅、湖瀆、丁山、解放、西莊、東山前、化新、張邊、鑫圩、丁南、公園路、彩陶、南山、龍溪、畫溪、湯渡、潘南20個社區(qū)(其中,川埠、查林、洛澗、潛洛、頭陽、紫砂6個村實際由環(huán)科園管理)。2006年,宜興市委、市政府決定調(diào)整環(huán)科園下屬部分行政村的管理權(quán)屬,將川埠村、查林村、洛澗村、潛洛村、頭陽村、紫砂村等6個行政村成建制劃歸丁蜀鎮(zhèn)管理。2007年,將原大浦鎮(zhèn)管轄的張澤、大浦2個居委會和雙廟、施蕩、北塘、張澤、毛旗、方錢、大浦、浦南、湯莊、渭瀆、洋渚、洋岸等12個村委會劃歸丁蜀鎮(zhèn)管轄。
2005年,全鎮(zhèn)轄雙廟、南灣、施蕩、北塘、張澤、尤謨、山林、南園、大樹、毛旗、方錢、大浦、浦南、浦北、湯莊、渭瀆、洋渚、洋岸18個村和張澤、大浦街2個社區(qū)。2006年3月16日,《市政府關(guān)于同意調(diào)整大浦鎮(zhèn)方錢村等8個村民委 員會區(qū)域的批復》(宜政發(fā)[2006]55號)同意如下調(diào)整:一、方錢村委會與浦北村委會合并,合并后的名稱為方錢村委會。二、洋岸村委會與南灣村委會合并,合并后的名稱為洋岸村委會。三、張澤村委會與尤謨村委會合并,合并后的名稱為張澤村委會。四、南園村委會與大樹村委會合并,合并后的名稱為南園村委會。
【郵編】214221【2011年代碼及城鄉(xiāng)分類】320282112:~001 111白宕社區(qū) ~002 111公園路社區(qū) ~004 111畫溪社區(qū) ~007 111蜀北社區(qū) ~008 111南河社區(qū) ~009 111蠡墅社區(qū) ~010 111湖瀆社區(qū) ~011 111丁山社區(qū) ~012 111解放社區(qū) ~013 111龍溪社區(qū) ~014 112湯渡社區(qū) ~015 112潘南社區(qū) ~016 112蜀山社區(qū) ~017 112周墅社區(qū) ~018 112趙莊社區(qū) ~019 112張澤社區(qū) ~020 112大浦街社區(qū) ~021 112川埠社區(qū) ~200 220西望村 ~201 112任墅村 ~202 220建新村 ~203 112塍里村 ~204 220三洞橋村 ~205 220雙橋村 ~206 220定溪村 ~207 220上壩村 ~208 220大港村 ~209 220伏東村 ~210 220陶淵村 ~211 220潛洛村 ~212 111紫砂村 ~213 112洛澗村 ~214 220查林村 ~215 220川埠村 ~216 220雙廟村 ~217 220施蕩村 ~218 220北塘村 ~219 220張澤村 ~220 220毛旗村 ~221 220方錢村 ~222 220大浦村 ~223 220浦南村 ~224 220湯莊村 ~225 220渭瀆村 ~226 220洋渚村 ~227 220洋岸村
原【洑東鎮(zhèn)】1949年為洑東鄉(xiāng),1961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6年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面積53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轄上壩、景橋、楚山、大埠頭、前龍、大港、南花園、新港、蘭右、黃瀆、白泥、長征、澗眾、林家14個行政村。2004年撤鎮(zhèn)并入丁蜀鎮(zhèn)。
原【大浦[Dàpǔ]鎮(zhèn)】位于宜興市東部。東瀕太湖,南臨丁蜀鎮(zhèn),西接宜城鎮(zhèn),北為東氿。面積45.5平方千米,水面面積0.6萬畝,常住人口3.4萬人。鎮(zhèn)政府駐大浦人民路,在市政府駐地東7千米處。鎮(zhèn)駐地建成區(qū)面積1.5平方千米,郵編214226。 原名太湖浦,意為太湖邊的港口,后改大浦。1911—1949年為大浦鎮(zhèn)(后改為大浦鄉(xiāng)),1959年成立大浦公社,1983年10月改鄉(xiāng),1995年撤鄉(xiāng)設(shè)鎮(zhèn)。1996年,面積20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轄洋岸、洋渚、朱渭、漳瀆、湯瀆、林莊、道化、大浦水產(chǎn)、厚和、浦南、大浦、洋渭、石后、方家、錢家浜15個行政村和大浦街居委會。2000年張澤鎮(zhèn)并入。2007年,撤銷大浦鎮(zhèn)。將原大浦鎮(zhèn)管轄的張澤、大浦2個居委會和雙廟、施蕩、北塘、張澤、毛旗、方錢、大浦、浦南、湯莊、渭瀆、洋渚、洋岸等12個村委會劃歸丁蜀鎮(zhèn)管轄;原大浦鎮(zhèn)管轄的山林、南園2個村委會劃歸宜城街道管理。
原【張澤鎮(zhèn)】1949年為張澤鄉(xiāng),1959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xiāng),1993年建張澤鎮(zhèn)。1996年,面積27.5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雙廟、港西、南灣、施蕩、金星、北塘、龍華、土橋、尤前、尤后、朱家、毛旗、郭家、大樹、南園、山林、張澤水產(chǎn)17個行政村和張澤居委會。2000年撤鎮(zhèn)并入大浦鎮(zhèn)。